[发明专利]引物对及其应用以及特异性检测动物双歧杆菌的试剂盒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1292.1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金君华;任培豪;张红星;谢远红;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06;C12Q1/04;C12N15/11;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乔雪微;刘依云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物 及其 应用 以及 特异性 检测 动物 杆菌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引物对及其应用以及特异性检测动物双歧杆菌的试剂盒和方法。该引物对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正向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的反向引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对动物双歧杆菌的定性和定量鉴定,且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和试剂盒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动物双歧杆菌,为动物双歧杆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引物对,该引物对在特异性检测动物双歧杆菌中的应用,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动物双歧杆菌的试剂盒,以及一种定性或定量检测待测样本中动物双歧杆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1986年版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将双歧乳杆菌属分为24种。而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细菌分类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基因水平对细菌种类的鉴定成为最精准可靠的办法,根据DNA的同源性鉴定,双歧杆菌达到32种之多。
动物双歧杆菌是人和许多哺乳动物肠道中的优势菌之一,1899年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蒂瑟尔(Tissier)首次从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中分离到了该菌,并指出它对乳儿的营养和预防肠道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该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重要的生理性细菌。参与免疫、营养、消化和保护等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目前已经有多位学者成功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对以对目标菌属以及菌种进行了鉴定,如乳杆菌属、梭菌属、普雷沃菌属、拟杆菌属、短双歧杆菌菌种、鼠李糖乳杆菌种。但尚无针对动物双岐菌种进行特异性鉴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尚无针对动物双岐菌种进行特异性鉴定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特异性鉴定动物双歧杆菌的引物对,该引物对在特异性检测动物双歧杆菌中的应用,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动物双歧杆菌的试剂盒,以及一种定性或定量检测待测样本中动物双歧杆菌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能够特异性地对动物双歧杆菌进行鉴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引物对,该引物对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正向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的反向引物。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引物对在特异性检测动物双歧杆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动物双歧杆菌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含有PCR扩增试剂和引物对,所述引物对为如上所述的引物对。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定性检测待测样本中动物双歧杆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能够进行PCR扩增的条件下,使用如上所示的引物对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PCR扩增,获得PCR扩增产物,并对所述扩增产物进行电泳;
若出现目标条带,则判断所述待测样本中存在动物双歧杆菌,若未出现目标条带,则判断所述待测样本中不存在动物双歧杆菌。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定量检测待测样本中动物双歧杆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能够进行PCR扩增的条件下,使用如上所示的引物对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进而获得所述待测样本中动物双歧杆菌的含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对动物双歧杆菌的定性和定量鉴定,且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和试剂盒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动物双歧杆菌,为动物双歧杆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使用本发明引物对和参照引物对对A12进行扩增的电泳图;其中,M为MAKER,分子量由上到下为最大到最小,大小为500bp-50bp;泳道1、2、3、4、5、6、7、8、a、b、c、d、e、f、g、h、i为对应编号的引物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