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装置和机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1146.9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B.温克勒;T.博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B60L53/16;B60R13/07;E05D3/02;E05D5/06;E05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程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装置 机动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装置(100),其用于遮盖和敞开机动车的充电接口(200),所述封闭装置(100)具有包围所述充电接口(200)的壳体(10)和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10)上的盖子元件(12),所述盖子元件(12)能转移到用于遮盖充电接口(200)的关闭位置中和用于敞开充电接口(200)的打开位置中,其中,所述盖子元件(12)通过铰链元件(13)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10)上,其中,所述铰链元件(13)在充电接口(200)的上方布置在壳体(10)上,并且所述铰链元件(13)设计为至少在充电接口(200)的宽度(B)上闭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遮盖和敞开机动车的充电接口的封闭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充电接口和相应的封闭装置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车辆或纯电动车具有充电接口,以便给机动车充电。为了当机动车不充电时能够封闭充电接口,机动车通常具有封闭装置,该封闭装置可以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上。这种封闭装置可以具有壳体和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上的盖子元件。壳体围绕充电接口布置,从而壳体包围充电接口。壳体可具有开口,通过该开口可接近充电接口,以便将充电插头插入充电接口中。如果不发生充电过程,则该开口可以通过盖子元件封闭,从而通过盖子元件保护充电接口不受外部影响。通常,盖子元件布置在壳体的侧面、即开口的右侧或左侧,因此在盖子元件的打开位置中,充电接口完全不受保护地暴露,从而在充电过程中雨水、冰或雪可以到达充电接口并且可能损坏充电接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封闭装置和一种机动车,该封闭装置和机动车改善地防止机动车的充电接口受到环境影响。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遮盖和敞开机动车的充电接口的封闭装置和一种机动车解决,按照本发明的封闭装置具有包围充电接口的壳体和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上的盖子元件,所述盖子元件能转移到用于遮盖充电接口的关闭位置中和用于敞开充电接口的打开位置中,其中,所述盖子元件通过铰链元件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上,并且所述铰链元件设计为至少在充电接口的宽度上闭合。
按照本发明,盖子元件在此不再在充电接口的侧面、也就是充电接口的右侧或左侧支承在壳体上,而是盖子元件在充电接口的上方支承在壳体上,方式是铰链元件也在充电接口的上方布置在壳体上,其中,盖子元件通过铰链元件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上。因此,铰链元件优选布置在壳体的长边上,该长边布置在充电接口的上方。当盖子元件从关闭位置转移到打开位置时,盖子元件因此向上枢转,并且在打开位置,盖子元件覆盖充电接口前方的区域,充电插头经由该区域插入充电接口中。因此,即使在盖子元件的打开位置中,盖子元件也已经可以形成一种防止充电接口受到环境影响的保护,如防止充电接口中进入雪或雨水。为了能够防止污物、尤其是水、冰或雪在盖子元件处于打开位置中时和在充电过程中可能进入充电接口的区域,铰链元件设计为至少在充电接口的宽度上闭合。闭合地设计是指,铰链元件至少在充电接口的宽度上不具有被污物、水、冰或雪通过并到达充电接口的开口。因此,即使盖子元件位于打开位置或位于一个在进行充电过程时的位置,作为盖子元件的补充,铰链元件也可以形成对充电接口的一种遮盖。
为了将盖子元件固定在壳体上,铰链元件可以具有两个铰链臂,铰链元件通过所述铰链臂能够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上。铰链臂可以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地定位,使得盖子元件可以从打开位置受控制地被导引至关闭位置中,反之盖子元件可以从关闭位置受控制地被导引至打开位置中,同时不存在盖子元件在此会歪斜的风险。
为了能够实现有针对性地远离充电接口地排出水,可以规定,铰链元件具有用于排出水的水导引件。水导引件可以设计成例如构造在铰链元件上的凹处的形式,所述凹处构成排水槽。水导引件优选地在铰链元件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从而水能从铰链元件侧向排出,同时水不会与充电接口接触。水导引件优选平行于壳体的长边延伸,铰链元件布置在该长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时控制器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对话系统、对话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