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泡沫及脱硫废液半干法制取硫酸的系统及制酸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09316.X | 申请日: | 2020-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5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茂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17/80 | 分类号: | C01B17/80;C01B17/765;C01B17/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陈佳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脱硫 废液 法制 硫酸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硫泡沫及脱硫废液半干法制取硫酸的系统,所述系统由分离单元、焚烧单元、净化单元、干吸单元和尾吸单元依次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硫泡沫储罐、多相分离器、氧化塔、清液储罐、蒸氨釜、浓缩釜和浓缩液储罐;
所述焚烧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焚烧炉和余热锅炉;
所述净化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动力波洗涤器、填料塔、电除雾器;
所述干吸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干燥塔、第一转化器、第一吸收塔、第二转化器和第二吸收塔;
所述尾吸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尾吸动力波洗涤器、尾吸填料塔、电除雾器;
所述多相分离器底部通过管线与硫磺澄清塔连通,硫磺澄清塔再通过液硫罐与焚烧炉连通;所述动力波洗涤器还与脱吸塔连接,脱吸塔通过管线与填料塔洗涤器连接;所述液硫罐、氧化塔和蒸氨釜通过管线与尾气吸收塔连接,尾吸塔尾气与焚烧炉连接;
所述硫泡沫储罐前设置有过滤器;氧化塔和清液储罐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燥塔与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之间均设有酸串管线。
3.利用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制取硫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离工序:
将过滤后的硫膏送入硫泡沫储罐保存,然后将硫泡沫输送至多相分离器进行分离,气相自塔顶送入氧化塔,硫磺分离积存于塔底,并送入硫磺澄清塔;硫磺澄清塔内的硫磺通过塔内自身的压力输送至焚烧单元的焚烧炉硫磺喷枪雾化后焚烧;
来自多相分离器的脱硫液在氧化塔氧化后自塔底经氧化液经过滤后输送至清液储罐,清液储罐开阀送至蒸氨釜进行蒸氨处理后送至浓缩釜;浓缩釜经蒸汽盘管加热分离出含氨气相经过循环水板式换热器冷凝储存至稀氨水缓冲罐,浓缩釜底部放料至浓缩液储罐,再由泵输送至焚烧单元的焚烧炉废液喷枪;
(二)焚烧工序:
焚烧炉炉内温度控制在1050±20℃,同时控制焚烧炉内在处于负压状态下焚烧含硫废液,从焚烧炉出来的的SO2炉气通过余热锅炉移热后,进入净化单元的动力波洗涤器;
(三)净化工序:
炉气在动力波洗涤器内通过绝热蒸发使炉气增湿、冷却、降温和初步洗涤净化,动力波洗涤器出口的湿炉气进入填料洗涤塔,与塔顶喷淋的冷却循环稀酸逆流接触、洗涤净化,除去其中的杂质和蒸汽后进入两级电除雾器中除去酸雾,除去残余的尘和酸雾,经净化后的炉气送往干吸单元的干燥塔;
(四)干吸工序:
经过净化后的炉气在干燥塔内用94%硫酸淋洒,使炉气中水分降至0.1g/Nm3以下,然后送入第一转化器经氧化反应生成SO3,后被送入第一吸收塔用98%H2SO4吸收后,再次进入第二转化器进行氧化反应,用98%H2SO4吸收SO3后,进入尾吸工序;
(五)尾吸工序:
从吸收塔出来的制酸尾气进入尾气动力波洗涤器,用氨水吸收尾气中残余的SO2,尾吸动力波洗涤器出来的含氨尾气进入尾气填料塔,用来自净化工序的稀硫酸喷洒尾吸动力波洗涤器尾气中残余的挥发氨,从尾气填料塔出来的尾气经尾气电除雾器脱除酸雾后达标排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相分离器塔顶压力为0.3MPa,塔底压力为0.5MP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焚烧炉中炉气含氧量在2.5%—4.5%之间;SO2炉气经余热锅炉移热后,温度降到3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净化工序排出的稀硫酸经脱吸塔脱除氨气后,送硫铵单元的母液贮槽使用,含SO2气体被送回填料塔洗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茂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茂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93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废砂再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翻盖式牙膏回收预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