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浮体结构的鲸类声呐监测仪固定平台的搭建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06113.5 申请日: 2020-02-20
公开(公告)号: CN111301611B 公开(公告)日: 2021-07-27
发明(设计)人: 王志陶;王克雄;王丁;段鹏翔;周鹿;周易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B63B22/00 分类号: B63B22/00;B63B35/34;B63B75/00;G01S15/88;G01S7/521
代理公司: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李枝玲
地址: 430061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结构 声呐 监测 固定 平台 搭建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浮体结构的鲸类声呐监测仪固定平台的搭建方法,步骤如下:选定目标,在水面上的合适位置,选定好目标,即趸船或浮标结构;测量,测量获得趸船或浮标结构上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X),相应的吃水部分的高度,设计固定架结构和仪器架结构的尺寸;固定架结构制作,所述固定架结构由焊接杆、插销套、加固杆和防撞杆组成,插销套和焊接杆间通过加固铁板连接,焊接杆的长度为X‑5厘米,上下插销套的长度都是15厘米,插销套由无缝钢管制作而成,插销套的厚度(R3)≥0.35厘米;仪器架结构制作,所述仪器架结构由上插销、下插销、加固杆、仪器固定杆和GPS模块组成;安装整合电子模块,于仪器架结构上安装GPS模块以及鲸类被动声学监测仪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动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浮体结构的鲸类声呐监测仪固定平台的搭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野外对小型鲸类进行目视考察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以长江江豚为例,这些动物体型较小且缺乏背鳍,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可供识别的标志,同时其出水呼吸行为迅速且持续时间短暂。此外其浅灰色的皮肤与所处的长江浑浊的江水较难分辨,这使得目测动物的任务更加困难。

鲸豚类在长期的物种演化过程中逐步发展并完善出了一套精密的声呐系统用以帮助其自身进行包括个体间通讯、导航、捕食等重要的生命活动。此外,绝大多数齿鲸都会频繁地发出较高能量的脉冲信号,例如长江江豚会平均每隔6秒发声一次,这使得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声学监测技术对它们的声呐活动规律进行监测。

被动声学监测是一门快速发展并逐步完善的学科,声学监测主要涉及到在不同的时间以及空间尺度范围获取有关动物的出现、分布、相对多样化程度以及声学行为等数据。我们甚至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以及较低的能见度下,例如在夜间,使用该技术对动物进行监测。而这些是传统的考察方法所望尘莫及的。此外,通过被动声学监测技术所获取的数据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并能降低人为观察时由于观察人员自身的差异,例如观察动物的熟练程度和对动物的了解情况的差异所导致的观测误差。

被动声学考察主要可以分为移动声学考察和定点声学考察。相比于移动声学考察,定点声学考察可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对动物无间断的监控,同时考察的造价远远低于移动声学考察。

到目前为止,鲸类物种的定点声学考察主要是在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远海清澈水域(例如珊瑚礁区)开展,主要布设方式是借助浮球和铁锚将声呐记录仪漂浮在目标监测水域的水体中层,同时借助声学释放装置对声音记录仪进行回收。或者是将设备布设到水体底层,并通过定期聘请潜水员进行设备的打捞更换服务。然而对于人类活动干扰比较严重的水域,例如航运和渔业捕捞活动比较繁忙的淡水河流以及近岸河口区域,将声学记录仪布设通过浮标的方式布设在水体后,设备被拖网渔船拖走或被行船撞坏造成设备丢失和损坏的风险就非常的高,同时淡水河流系统的流速通常比较快,录音设备很难比较理想的布设在水体中进行监测,同时其底部泥沙的运动具有不可预期性,如果将设备布设在河床底部,设备被泥沙掩埋的风险极高。此外,这些河口浅水水域通常受到潮汐的影响,底泥搅动非常厉害,水体的浑浊度非常的高,进一步限制了潜水服务的可操作性。同时野外潜水技术服务的费用非常高,购买声学释放装置的费用也非常昂贵。淡水河流以及近岸河口区域的鲸类定点声学监测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而淡水河流以及近岸河口区域通常分布着大量趸船和浮标结构,这些水上三维建筑物结构为我们提供了安装声学设备的可能性平台。同时绝大多数趸船上都有值班人员驻扎,在这些有人值守的区域开展鲸类的声学监测的设备丢失风险极大的降低了。但是大多数趸船又存在泊船的压力,如何在不干扰泊船,同时避免仪器被撞的基础上在这些趸船和浮标结构上有效地安装声学监测设备开展鲸类声学监测便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浮体结构的鲸类声呐监测仪固定平台的搭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浮体结构的鲸类声呐监测仪固定平台的搭建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6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