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型定子结构的直线旋转永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5898.4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1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1/278;H02K4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结构 直线 旋转 永磁 电机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E型定子结构的直线旋转永磁电机,该电机由定子部分、动子部分组成,定子部分由轴向E型定子(1)和集中绕组(2)组成,动子部分由径向充磁永磁体(3)(4)和动子(5)组成,永磁体在周向和轴向N、S极交替排列,在轴向,永磁体排列交错1/2个极距。旋转和直线运动分别基于横向磁通原理和电磁感应原理,旋转运动时,主磁路与电机运动方向垂直,直线运动时,主磁路与电机运动方向相同。各E型定子铁芯间电路、磁路和物理上没有耦合,可以独立分析与控制,从结构的角度降低了作动器解耦的难度,提升了作动器的整体性能。此单元电机结构简单,可根据实际应用场合调整电机的结构单元,实用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永磁电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以实现直线、旋转或螺旋两自由度运动的电磁设备。
背景技术
海洋能发电是现代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海洋能主要包含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等等,其中海水垂直方向的涨落即潮汐,海水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动即潮流。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如果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能发电,将带来的广泛的效益。而直线旋转电机是一种可以实现直线、旋转和螺旋运动的电磁设备。通过直线旋转电机可以有效的将波浪能与潮汐能都有效的进行合理利用,实现海洋能的发电。
目前,国内对直线旋转电机的研究主要有:专利“直线旋转电机及其位移和旋转角度测量方法”(CN 109904991A)通过直线与码盘光栅尺直接对电机输出轴直线运动位移量及旋转角度进行测量,降低直线运动定位精度的控制难度。专利“一种直线旋转开关磁阻电机及其控制方法”(CN 107104566 A)中设计了通过转矩绕组和轴向力绕组的协调作用实现了直线旋转开关磁阻电机的独立控制。专利“一种新型的风浪发电系统”(CN 104728046 A)通过垂直轴风力机与直线旋转发电机的旋转运动实现风力发电,通过浮筒与直线旋转电机的直线运动实现海浪发电。专利“一种动圈式单极性永磁体旋转直线电机”(CN 08736675A)由内外定子、端盖、有限转角转子、直线运动次级以及伸出轴组成,通过外定子与有限转角转子的作用及内外定子与直线运动次级的作用实现伸出轴的直线、有限转角和螺旋运动。专利“一种基于直线-旋转双自由度新型振荡电机及控制方法”(CN10289748A)将原动机、从动机以及气缸构成统一的系统,原动机驱动从动机,并通过气缸压缩空气,实现直线往复运动。
本发明电机采用模块化E型定子结构,旋转运动时采用横向磁通原理,主磁路与电机运动方向垂直,气隙磁密时刻变化,但绕组并不切割气隙磁场,设计自由度大,直线运动时采用电磁感应原理,主磁路与电机运动方向相同。各E型定子铁芯间电路、磁路和物理上没有耦合,可以独立分析与控制,实现了作动器的结构解耦,降低了作动器解耦的难度。径向充磁永磁体在周向N、S极交替排列,在轴向,永磁体排列错开1/2个极距,使得同一绕组在直线、旋转或螺旋运动时,初始相位相同,降低了控制的难度。绕组采用集中绕组,简化了制造工艺,方便加工制造。直线、旋转或螺旋运动均依赖单套定子、动子部件和绕组驱动,结构和控制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型定子结构的直线旋转永磁电机,该电机结构简单,齿槽转矩/直线定位力小,旋转运动转矩大,从结构的角度降低了电磁和运动的解耦的难度,便于实现直线、旋转或螺旋运动。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E型定子结构的直线旋转永磁电机采用模块化E型定子结构,由定子、动子和绕组(2)构成,定子由6个轴向E型定子铁芯(1)沿周向排列构成,动子由径向充磁永磁体(3,4)和圆筒形动子铁芯(5)构成,永磁体(3,4)在周向和轴向N、S极交替排列表贴于动子铁芯(5)表面,在轴向错开1/2个极距,该电机周向采用6个定子极、8个永磁极的组合形式,轴向采用3个定子极、4个永磁极的组合形式,绕组(2)采用集中绕组,同一绕组在直线、旋转或螺旋运动时,初始相位相同,各E型定子铁芯(1)间电路、磁路和物理上没有耦合,能够独立分析与控制,降低了作动器解耦控制的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58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ATM机吞卡取回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