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体脂肪量沉积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5404.2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4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向海;李华;于辉;谢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95;C12Q1/04;G16B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体 脂肪 沉积 无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体脂肪量沉积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活体动物的粪便中的菌群的丰富度来预测活体脂肪量的沉积,主要包括制备活体粪便悬浮液,菌群DNA的提取,将15f/806r引物扩增16S rDNA的V4区,回收PCR产物并测序,将测定的序列进行数据处理,获得Chao1指数、ACE指数,并构建线性模型,结果得到的菌群的多样性均与腹脂重、腹脂率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本发明的活体脂肪量沉积的无损检测方法能对活体脂肪沉积量以及腹部脂肪的沉积范围实现稳定可靠的预测和鉴定;又能有效避免传统的分子标记方法中需要采血等有创采样方式,从而避免鸡因采血导致的伤口感染、应激、生产性能下降等问题,总体上具有简便、稳定性高、操作性强、结果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体脂肪量沉积的无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肉鸡体脂(尤其是腹脂)蓄积过多一直是困扰着世界范围内肉鸡育种工作者的重大问题,腹脂沉积过多明显降低饲料转化效率,脂肪丢弃也造成浪费,同时也污染环境,给生产者、加工者和消费者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口感佳风味好销售价格高的优质鸡也逐渐受到大众的欢迎,但消费者对优质鸡的要求也会更高,腹脂沉积过多会降低消费者对优质鸡品质的认可,同时也会降低饲料转化率,提高优质鸡本来就很高的饲养成本,此外,种鸡过肥会严重影响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加大了产蛋期的死淘率,影响种群的繁殖性能。所以,如果能在优质鸡性成熟时进行腹脂沉积的活体鉴定,将会加快低脂品系的选育,改良腹脂性状,改善胴体品质,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现有技术虽已经可以实现全自动检测,但因操作程序较复杂,容易产生污染和误差,从而影响结果。同时,获取鸡的基因组信息需要对鸡进行采血,采血过程对鸡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外伤,会对鸡尤其是种鸡的生产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如专利号为CN104138249A的专利公开了活体活动检测方法、活体活动控制方法和涉及活体活动的信息的传送方法,测定或控制活体的活动状态或其变化的方法等。又如专利号为CN103558296B公开了一种基于脂肪酸检测的动物源性饲料原料鉴别方法。再如专利号为WO2007140433A3的专利公开了检测生物活性脂肪酸的方法和试剂。但是上述检测方法并不能为脂肪沉积做出参考意义。
综合上,在脂肪预测鉴定领域,特别是活体脂肪沉积鉴定领域,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活体脂肪量沉积的无损检测方法以解决所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体脂肪量沉积的无损检测方法,所述无损检测方法通过活体动物的粪便中的菌群的丰富度来预测活体脂肪量的沉积,所述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活体动物的粪便,去除活体动物的粪便中的杂质,将活体动物的粪便制备成悬浮液A并保存备用;
2).将制备的悬浮液A超声处理后得到悬浮液B;
3).采用第一试剂盒的方法提取经过超声处理的悬浮液B中的DNA;
4).采用体外DNA扩增技术,将515f/806r引物扩增16S rDNA的V4区,用第二试剂盒纯化回收PCR产物,并检测PCR产物的序列;
5).将测得的序列使用数据处理系统获得Chao1指数以及ACE指数;
6).利用获得的Chao1指数以及ACE指数计算菌群的丰富度;
7).对得到的Chao1指数以及ACE指数分别与腹脂量、腹脂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构建线性模型得到二元一次方程:
Y=-0.0491X+165.94,Y为腹脂重,X为Chao1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5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