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自动休眠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03477.8 | 申请日: | 2020-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9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郑亚平;田劲松;贺佳;王志波;屈波;常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C3/00 | 分类号: | B61C3/00;B61C3/02;B61C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玲 |
| 地址: | 719316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自动 休眠 方法 装置 系统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机车自动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休眠申请且机车满足休眠弹窗规则时,向司机室显示单元发送休眠弹框信号;其中,所述休眠申请由控制室辅助系统、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生成,并由辅助驾驶系统传输给自动驾驶系统;所述休眠弹窗规则包括所述机车为静止状态且位于休眠允许区域;所述休眠弹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司机室显示单元展示自动休眠弹框;
获取所述自动休眠弹框接收到的确认休眠信号,在所述机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根据所述确认休眠信号执行休眠动作;所述休眠动作包括向中央控制单元发送主断断开信号和受电弓降弓信号,以及向制动控制单元发送停放制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自动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自动休眠弹框接收到的确认休眠信号,在所述机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根据所述确认休眠信号执行休眠动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机车满足休眠状态时,向辅助驾驶系统发送休眠允许信号;所述休眠允许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辅助驾驶系统断开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自动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自动休眠弹框接收到的确认休眠信号,在所述机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根据所述确认休眠信号执行休眠动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机车未满足所述休眠状态且执行休眠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向所述辅助驾驶系统发送休眠失败信号;所述执行休眠时间为获取到所述确认休眠信号时开始计时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机车自动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休眠申请且机车满足休眠弹窗规则时,向司机室显示单元发送休眠弹框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按照运行周期获取辅助驾驶系统的通信数据;
在通过所述通信数据接收到所述休眠申请时,检测机车是否满足所述休眠弹窗规则。
5.一种机车自动休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休眠确认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休眠申请且机车满足休眠弹窗规则时,向司机室显示单元发送休眠弹框信号;其中,所述休眠申请由控制室辅助系统、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生成,并由辅助驾驶系统传输给自动驾驶系统;所述休眠弹窗规则包括所述机车为静止状态且位于休眠允许区域;所述休眠弹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司机室显示单元展示自动休眠弹框;
休眠执行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自动休眠弹框接收到的确认休眠信号,在所述机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根据所述确认休眠信号执行休眠动作;所述休眠动作包括向中央控制单元发送主断断开信号和受电弓降弓信号,以及向制动控制单元发送停放制动信号。
6.一种机车自动休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辅助驾驶系统,用于传输机车的休眠申请;所述休眠申请由控制室辅助系统、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生成;
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分别连接所述机车的主断设备和受电弓设备;
司机室显示单元;
制动控制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机车的制动设备;
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检测所述机车是否满足休眠弹窗规则;所述休眠弹窗规则包括所述机车为静止状态且位于休眠允许区域;所述自动驾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辅助驾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所述司机室显示单元和所述制动控制单元;
所述自动驾驶系统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休眠申请且所述机车满足休眠弹窗规则时,向所述司机室显示单元发送休眠弹框信号;其中,所述休眠弹框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司机室显示单元展示自动休眠弹框;
获取所述自动休眠弹框接收到的确认休眠信号,在所述机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根据所述确认休眠信号执行休眠动作;所述休眠动作包括向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发送主断断开信号和受电弓降弓信号,以及向所述制动控制单元发送停放制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车自动休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自动驾驶系统的牵引变流控制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车自动休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驾驶系统通过MVB总线分别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所述司机室显示单元、所述制动控制单元和所述牵引变流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34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