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有光聚酯纤维及其纺丝所用的喷丝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1433.1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印成;戴学军;崔太勋;徐亚光;薛耀明;丛茂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53 | 分类号: | D01D5/253;D01F6/62;D01D5/08;D01D5/09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素庆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光 聚酯纤维 及其 纺丝 所用 喷丝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有光聚酯纤维及其纺丝所用的喷丝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大有光聚酯纤维的截面为异十字型,本结构使得其同时具备扁平钻石超亮特性和吸湿排汗特性,所用的喷丝板上的喷丝孔截面呈现异十字型,所述异十字型喷丝孔的横向喷丝孔和纵向喷丝孔的长度不同,这就使得制备出来的聚酯纤维同时具备一字型喷丝孔制备出来的聚酯纤维的扁平钻石超亮特性和常规的横向喷丝孔和纵向喷丝孔等长的异十字型喷丝孔制备出来的聚酯纤维具有吸湿排汗特性,本发明不需要后续的合股才能做成符合双特性的纱线,减少生产工序和生产成本,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纤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有光聚酯纤维及其纺丝所用的喷丝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化纤大国,化纤生产量与使用量达到世界60%,其中80%以上是涤纶,是化纤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但涤纶市场同质化严重,在以科技重塑纺织产品,以功能为导向的崭新的生产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功能性、差别化聚酯纤维将成为未来市场主流。目前市场上,开发的功能性大有光聚酯纤维功能性单一,生产稳定性差,且后加工效率低,无法满足市场对纤维纺织品多功能化的要求。
由于“一”形聚酯长丝具有高异形度、高光泽性及染色均匀性等优良特性。“十”形聚酯长丝具有大比表面积,自带排水沟槽且较强吸湿速干等优良特性。目前市场上纤维产品只具备单一功能,“一”形聚酯长丝具备超亮闪光的特性,“十”形聚酯长丝具备吸湿速干的特性。同时具备两者特性的话,只能在后道加工中进行混编,这样增加了生产工序,使得生产成本上升且因混合均匀度不好控制,导致同时具备的两种特性效果不能很好凸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有光聚酯纤维及其纺丝所用的喷丝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大有光聚酯纤维同时具备超亮低缩和吸湿速干的优点,该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不需要后续的合股才能做成符合双特性的纱线,减少生产工序和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如下:
本发明一种大有光聚酯纤维,所述大有光聚酯纤维的截面为异十字型,所述的异十字型截面由叶片a、叶片b、叶片c和叶片d构成,所述的叶片a、叶片b和叶片c的长度相等,所述的叶片d的长度是其他三个叶片长度的2倍,所述的叶片a、叶片b和叶片c的长度为0.51mm,所述的叶片d的长度为1.02mm。
本发明一种大有光聚酯纤维纺丝所用喷丝板,所述的喷丝板上有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第三导流槽和数个喷丝机构,每个所述导流槽上均匀分布数个喷丝机构,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第三导流槽的轴心同心,每个所述喷丝机构由挤出腔、过渡腔和喷丝孔构成,所述过渡腔连通挤出腔和喷丝孔,所述喷丝孔的孔深为0.5mm,孔径为1.6mm;
所述喷丝孔截面形状呈异十字型,所述喷丝孔的由横向喷丝孔和纵向喷丝孔交叠连通而成,所述的横向喷丝孔与所述的纵向喷丝孔的长度不同,所述的横向喷丝孔长度为1.09mm,所述的纵向喷丝孔长度为1.6mm,所述的纵向喷丝孔分为短叶和长叶,所述的短叶长度为0.51mm,所述的长叶长度为1.02mm,所述的横向喷丝孔与所述的纵向喷丝孔的宽度均为0.07mm,所述的喷丝孔长叶统一朝向所述导流槽的轴心。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喷丝板的进料面设置的导流槽由外侧至内侧依次为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和第三导流槽,沿所述第一导流槽均匀设置有12个喷丝机构,沿所述第二导流槽均匀设置有8个喷丝机构,沿所述第三导流槽均匀设置有4个喷丝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喷丝板上导流槽均由两个四边形组成,所述的两个四边形交错同心,所述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或者菱形。
本发明一种大有光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大有光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材料准备:将大有光聚酯切片放置在干燥设备中干燥,干燥的时间为12~1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1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吹风加热驱动系统
- 下一篇:外平动内旋转的中药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