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感应技术的双轴测距定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93412.X | 申请日: | 2020-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0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果乐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03;B23K26/70;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司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1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相城大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感应 技术 测距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感应技术的双轴测距定位方法,属于机床加工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在机床上利用利用双态塑形组件对板材进行包裹塑形定位后形成测距基准边框,直接配合双轴红外测距组件在板材的切割角区域精确测距,利用超高精度的直接距离定位到转角点,并转而利用间接距离从转角点开始短边切割再转长边切割,实现板材的双轴测距定位切割,与现有技术中复杂的测量仪器和繁琐的测量方法相比,本发明直接在切割角区域定位转角点的方式,测得的双轴距离即为板材切割后的长度和宽度,将切割误差控制到最低,显著提高测距精度以及切割精度,从而提升板材的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感应技术的双轴测距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测量,所谓在机测量,就是:以机床硬件为载体,附以相应的测量工具(硬件有:机床测头、机床对刀仪等;软件有:宏程式、专用3D测量软件等),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实时在机床上进行几何特征的测量,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后续工艺的改进。
目前家具生产加工领域已经基本全面普及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家具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板材进行指定尺寸的切割,在数控机床的激光切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精度损失的加工误差,因此需要实时测量进行反馈指导,但是现有的测量方法大多采用复杂的测量仪器进行配合,成本高耗时多,且精度提升不够明显。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感应技术的双轴测距定位方法,它可以实现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在机床上利用利用双态塑形组件对板材进行包裹塑形定位后形成测距基准边框,直接配合双轴红外测距组件在板材的切割角区域精确测距,利用超高精度的直接距离定位到转角点,并转而利用间接距离从转角点开始短边切割再转长边切割,实现板材的双轴测距定位切割,与现有技术中复杂的测量仪器和繁琐的测量方法相比,本发明直接在切割角区域定位转角点的方式,测得的双轴距离即为板材切割后的长度和宽度,将切割误差控制到最低,显著提高测距精度以及切割精度,从而提升板材的加工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技术的双轴测距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机床上放置好待加工的板材,利用双态塑形组件对板材进行包裹塑形定位后形成测距基准边框,然后上移该测距基准边框与激光切割头上的双轴红外测距组件保持同一高度;
S2、通过双轴动力组件移动激光切割头,同时激光切割头上的双轴红外测距组件以测距基准边框为基准进行实时双轴测距;
S3、双轴测距至指定距离后停止,该位置即为板材切割的转角点,启动激光切割头同时继续通过双轴动力组件驱动切割至短边起点;
S4、暂时关闭激光切割头并沿路复位至转角点,然后重新启动激光切割头同时继续通过双轴动力组件驱动切割至长边起点;
S5、切割得到的板材严格按照指定尺寸,下料后复位双态塑形组件对下一块待加工的板材重复上述步骤S1至S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果乐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果乐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3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