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3224.7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7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顾平林;姜于亮;王敏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B62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动 助力 转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传动杆靠近第一限位环的一侧开设有主动齿条,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条,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该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ECU控制器根据扭矩信号计算助力电机所需要的运行的电流,助力电机通电流后将会带动助力电机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副本体内部的第二螺纹在传动轴所开设的第一螺纹的外表面进行直线转动,进而使得方向盘一起推动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进行转向,进而实现转向助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目前,借助于液压或点击提供的外力辅助转向实现车辆助力转向即所谓的液压助力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种车辆上,由于控制方便、相应迅捷且能耗低等特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实用范围正逐步扩大,但是在对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的研究领域中,如何高效的使驾驶人员轻松转向,是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员转向费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传动杆靠近第一限位环的一侧开设有主动齿条,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条,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从动齿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板。
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副本体。
优选的,所述传动副本体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副本体内部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插接有助力电机转轴,所述助力电机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助力电机,所述助力电机的一侧设置有ECU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向盘。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
优选的,所述助力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形状为凹槽型。
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板的一侧延伸至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长度为1.2米,所述主动齿条的长度为18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32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左右推拉窗的智能开窗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单向多曲度压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