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止电池过度充电的安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92731.9 | 申请日: | 2020-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3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王如意 |
| 地址: | 224005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止 电池 过度 充电 安全装置 | ||
用于防止电池过度充电的安全装置,包括盒体,盒体左侧的下部开设通孔,通孔内轴承安装转轴,转轴的右端开设同轴的方孔,导向板底侧的左侧为向左倾斜的斜面,右侧的拨杆的外周能够沿斜面滑动,透槽的顶侧固定安装插座,插座顶侧的中间开设透孔,条形齿条的上端依次穿过透槽、透孔并能够在透槽、透孔内左右上下移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使用操作便捷,能够设定充电时间,且充电时间不会因为中间断电而变化,当充电结束后,充电插头能够与充电插座分离,避免蓄电池内电量损耗,延缓连接插头的老化,同时避免继续充电造成的电池过度充电,机械定时,更加可靠,便于维修,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防止电池过度充电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电器一般设有防过度充电的电子模块,避免蓄电池过度充电,而该防过度充电的模块通过大量的电子元件组成,结构复杂,不便于维修,且易于损坏,可靠性低,或通过电子计时器计量充电时间以防过度充电,但充电过程中断电后容易造成计时不准确,且充电器与蓄电池充电结束后继续相连接容易消耗蓄电池内的电量,或加速连接插头的老化,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发明了一种用于防止电池过度充电的安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止电池过度充电的安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用于防止电池过度充电的安全装置,包括盒体,盒体左侧的下部开设通孔,通孔内轴承安装转轴,转轴的右端开设同轴的方孔,方孔内活动安装仅能够左右移动方杆,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同轴的丝杆的左端,丝杆的外周螺纹安装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右端与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内螺纹管的外周套装同轴的横管,横管的右端与盒体的内壁轴承连接,横管的内壁开设条形滑槽,条形滑槽内活动安装仅能够左右移动滑块,滑块与丝杆固定连接,方杆前侧的右侧与转轴前侧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拨杆的后端,横管的外周固定安装同轴的齿轮环,盒体的中部内固定安装减速机,减速机低速轴的左端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齿轮环啮合配合,减速机高速轴的右端固定连接电机转轴的左端,电机与盒体固定连接,电机转轴的外周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前侧设有直线滑块滑轨机构,直线滑块滑轨机构滑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条形齿条的前侧,条形齿条的后侧能够与第二齿轮啮合配合,直线滑块滑轨机构滑轨的左侧固定连接连杆的右端,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导向板的右侧,导向板底侧的左侧为向左倾斜的斜面,右侧的拨杆的外周能够沿斜面滑动,直线滑块滑轨机构滑轨的右侧与盒体内壁的右侧通过弹簧杆固定连接,盒体的顶侧开设透槽,透槽的顶侧固定安装插座,插座顶侧的中间开设透孔,条形齿条的上端依次穿过透槽、透孔并能够在透槽、透孔内左右上下移动。
如上所述的用于防止电池过度充电的安全装置,所述的插座包括底侧开口的插盒,插盒的底侧与盒体的顶侧固定连接,盒体的内部与插盒的内部通过透槽相连通,插盒顶侧的中间开设与外部相连通的透孔,插盒的顶侧开设左右对称插槽,插盒的上方设有套盒,插盒能够通过套盒底侧的开口插入套盒内,套盒的顶侧固定连接导电插条的上端,导电插条能够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槽内,一侧的导电插条的上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另一侧的导电插条的上端与蓄电池的负极电性连接,插盒内设有左右对称的导电板,导电板的外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导电插条的内侧接触配合,一侧的导电板与充电器的正极电性连接,另一侧的导电板与充电器的负极电性连接。
如上所述的用于防止电池过度充电的安全装置,所述的条形齿条的后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短丝杆,丝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短丝杆外周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分别与条形齿条啮合配合,短丝杆的外周分别轴承安装轴座,轴座分别与插盒固定连接,短丝杆外周的两端分别螺纹安装同轴的短内螺纹管,短内螺纹管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导电板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用于防止电池过度充电的安全装置,所述的短内螺纹管的外端与导电板内侧之间通过橡胶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