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2023.5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4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韦佳倩;何志才;尉知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K9/12 | 分类号: | C08K9/12;C08K9/02;C08K7/06;C08J5/06;C01B32/198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石墨 增强 碳纤维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由以下的制备步骤组成:步骤一,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步骤二,利用索氏提取器对碳纤维表面的抽提清洗,步骤三,碳纤维的酸化处理以及碳纤维分散液的制备,步骤四,氧化石墨烯/碳纤维混合分散液的制备,步骤五,氧化石墨烯增强碳纤维膜材料的制备。本发明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可显著提高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能,将其分散吸附于碳纤维基体上,制成氧化石墨烯增强的碳纤维材料,提高了材料的拉伸性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大幅提高,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碳六元组成的片层材料,其是具有良好结晶度的层状碳材料,由sp2杂化的碳原子通过π键构成的碳六角网状平面为基本构成单元,这些平面再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形成的,具有各相异性。由于石墨烯的结构组成独特,其是构成其他石墨材料如富勒烯、CNTs、石墨等的基本单元。石墨烯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以及声光电磁性能,广泛应用于能源、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电磁屏蔽等领域。现阶段,石墨烯的应用越来越广,用来修饰增强体,提高增强体的韧性和强度,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常效应晶体管、分析检测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石墨烯以其优异完美的杂化结构、较低的合成成本以及独特的电子和机械性能,成为新型碳材料的新星之秀。
氧化石墨烯通常是以石墨粉为原料,经过强氧化剂氧化后,在通过一定的方法剥离制得的与石墨烯相同放入层片材料,氧化石墨烯表层和边缘外接大量的活性含氧官能团,为其功能化提供了大量的活性点,表面十分活泼,再加上氧化石墨烯本身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这使得其在储能材料、传感器、电容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碳纤维,又称Carbon Fiber,简称CF,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它是一种碳含量大于90%的新型纤维材料,已成为先进复合材料制备中最重要的增强体材料。但是碳纤维的表面具有较强的惰性,并且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较差,形成弱界面,在高温条件下,也能够与许多基体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副产物,在以碳纤维为增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碳纤维进行表化学或者物理等方面的改性,增大其表面能,改善其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提高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通常情况下,由于石墨烯和碳纤维具有类似的结构,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功能化的方法也适用于石墨烯的表面功能化。本发明通过对石墨烯进行功能化处理,提高其分散性能,然后将其分散吸附于碳纤维基体上,制成石墨烯增强的碳纤维材料,提高了材料的拉伸性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大幅提高,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中碳纤维的拉伸性能,增强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韧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首先在洁净干燥的烧杯中加入200~250 mL浓度98%的浓硫酸和5 g硝酸钠,在冰水浴0~5 oC、均速搅拌的条件下,均匀加入8~10g石墨粉,待混合均匀,加入28~30 g高锰酸钾,并控制反应温度为0~10 oC,之后将烧杯置于30~40 oC的恒温水浴中进行匀速搅拌反应,反应3~4 h后,加入450~500 mL的去离子水,将温度以10 oC的速度升至100 oC,维持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20~30 min。氧化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双氧水消耗掉过量的高猛酸钾,使溶液由棕黑色变为亮黄色,之后将溶液进行离心,使用去离子水将产物反复水洗、离心,直至溶液的pH为6~7,即可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未经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