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堑挡土墙挤压性变形的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90725.X | 申请日: | 2020-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幸;付正道;刘菀茹;张东卿;褚宇光;吴邵海;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 |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挡土墙 挤压 变形 修复 方法 | ||
1.一种路堑挡土墙挤压性变形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在既有路堑挡土墙(1)上钻设若干个锚孔(5),在所述锚孔(5)内分别设置锚杆(4);沿所述既有路堑挡土墙(1)的墙面设置浇筑模板,所述浇筑模板内设置加固网(3),并且所述加固网(3)与所述锚杆(4)相连;
其中,所述锚杆(4)的轴向承载力设计值由修复后挡土墙的倾覆稳定性计算模型求得;所述加固网(3)的网格间距由修复后挡土墙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求得;通过引入既有路堑挡土墙抗剪强度剩余系数、混凝土面板抗剪强度利用系数、以及加固网水平抗剪强度利用系数建立所述修复后挡土墙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所述修复后挡土墙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为:
V=VO+VR
其中,V为修复后既有路堑挡土墙的目标抗剪承载力;VO为既有重力式既有路堑挡土墙的抗剪承载力;VR为修复后提高的抗剪承载力;[τ]为既有路堑挡土墙圬工体的容许直接剪应力;A为既有路堑挡土墙的计算截面面积;为既有路堑挡土墙抗剪强度剩余系数;为混凝土面板抗剪强度利用系数;ft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b为混凝土面板水平向厚度;h为既有路堑挡土墙纵向长度;为加固网水平抗剪强度利用系数;fy为补强钢筋设计强度值;As为沿既有路堑挡土墙高度方向加固网的钢筋截面面积;s为平行于既有路堑挡土墙横断面钢筋的间距;
步骤2:在所述锚孔(5)中灌注水泥砂浆(6)将所述锚杆(4)锚固,在所述浇筑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包裹所述加固网(3)形成混凝土面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4)向下倾斜设置,并且所述锚杆(4)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度,且所述锚杆(4)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锚杆(4)与所述加固网(3)的连接处设置钢垫板(7),用于连接所述锚杆(4)与所述加固网(3);
其中,所述锚杆(4)端部设有螺纹段(8),所述螺纹段(8)适配有螺母(9),所述螺母(9)用于将所述钢垫板(7)抵接于所述加固网(3)外侧;
或者,在所述锚杆(4)上焊接短钢筋(10),将所述钢垫板(7)抵接于所述加固网(3)外侧;
或者,在所述锚杆(4)上设置锚固弯钩(11),将所述钢垫板(7)抵接于所述加固网(3)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支点反力相等的原则构造所述锚杆(4)的抗倾覆力计算式,并以此建立所述修复后挡土墙的倾覆稳定性计算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后挡土墙的倾覆稳定性计算模型为:
其中,K0为既有路堑挡土墙倾覆计算点的目标抗倾覆稳定系数;W为既有路堑挡土墙的自重重力;Zw为既有路堑挡土墙的重心到倾覆计算点的水平距离;Ey为既有路堑挡土墙承受的土压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Zx为既有路堑挡土墙承受的土压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到倾覆计算点的水平距离;T为锚杆轴向承载力设计值;θ为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Zxi为第i根锚杆的轴向承载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到倾覆计算点的水平距离;Zyi为第i根锚杆轴向承载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到倾覆计算点的竖向距离;Ex为既有路堑挡土墙承受的土压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Zy为既有路堑挡土墙承受的土压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到倾覆计算点的竖向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07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