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通讯信号接收天线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88319.X | 申请日: | 2020-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6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陆超;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Q3/02 | 分类号: | H01Q3/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 地址: | 223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通讯 信号 接收 天线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通讯信号接收天线,包括法兰盘底座,所述法兰盘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水平的天线支撑座,所述天线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密闭的透波天线罩,所述透波天线罩的罩腔底部的中心部位安装有天线姿态调整机构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通过增加金属配重球结构,保证天线在任意仰角情况下的重心都是靠近中心的,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而且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的配合下理论上可以使抛物面反射锅朝任意方位和仰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通讯领域。
背景技术
卫星天线的作用是收集由卫星传来的微弱信号,卫星信号通过抛物面天线的反射后集中到它的焦点处从而提高信号强度;由于船舶等移动载体的方位会实时的变化,因此船舶等移动载体上需要设计一种能实时改变抛物面天线的方位和仰角的机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实现任意方位和仰角调节的卫星通讯信号接收天线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卫星通讯信号接收天线,包括法兰盘底座,所述法兰盘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水平的天线支撑座,所述天线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密闭的透波天线罩,所述透波天线罩的罩腔底部的中心部位安装有天线姿态调整机构,所述天线姿态调整机构上安装有卫星信号接收天线本体;所述天线姿态调整机构能调节所述卫星信号接收天线本体的姿态。
进一步的,所述卫星信号接收天线本体包括抛物面反射锅,所述抛物面反射锅的反射焦点处通过若干馈源支撑杆支撑设置有馈源。
进一步的,所述抛物面反射锅的下方还包括金属配重球,所述金属配重球上同轴心固定有盘体,所述盘体四周成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呈发散状分布的锅体支架杆,各所述锅体支架杆的末端均与所述抛物面反射锅的背侧轮廓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盘体的轴心处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中心支撑杆,所述中心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抛物面反射锅的锅底背侧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天线姿态调整机构能带动所述抛物面反射锅以所述金属配重球的球心为中心旋转,从而实现调节所述抛物面反射锅的方位和仰角。
进一步的,所述抛物面反射锅的轴线延长线经过所述金属配重球的球心,所述金属配重球的重量至少是所述抛物面反射锅的三倍,且所述金属配重球为表面抛光的钢球体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侧带有缺口的配重球约束环体,所述配重球约束环体圆心角大于180°;所述金属配重球的腰部高度处被约束在所述配重球约束环体的围合范围内;所述配重球约束环体水平设置;
所述配重球约束环体的环体弧形内壁面为与金属配重球外表面的弧形曲度一致的球面;所述配重球约束环体的环体弧形内壁面与所述金属配重球的外表面滑动配合,且所述配重球约束环体的环体弧形内壁面与所述金属配重球的外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小于0.2;所述金属配重球在配重球约束环体的环体弧形内壁面的约束下只能沿自身球心自由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球约束环体的环体弧形内壁面的表面材质为精抛光后的氮化硅陶瓷、精抛光后的氮化硼或精抛光后的氟化石墨。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球约束环体远离自身的缺口的一侧横向设置有前后贯通的顶杆导孔,所述顶杆导孔的轴线延伸线经过所述金属配重球的球心;所述配重球约束环体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直线电机座,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直线电机位于所述配重球约束环体的环体外侧,所述第二直线电机输出端的伸缩杆为顶杆,所述顶杆同轴心伸入所述顶杆导孔中;所述顶杆的末端为橡胶制动顶头,所述橡胶制动顶头的端面为与金属配重球外表面的弧形曲度一致的球面,所述橡胶制动顶头的端面与金属配重球外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0.7,所述顶杆的顶出运动能使橡胶制动顶头紧密顶压在所述金属配重球上,使金属配重球在配重球约束环体内不能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学院,未经宿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8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