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贝地尔、左旋多巴与苄丝肼复方缓释三层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7042.9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506 | 分类号: | A61K31/506;A61K9/36;A61K9/24;A61P25/16;A61P25/00;A61P9/10;A61K31/198;A61K31/16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03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左旋多巴 苄丝肼 复方 三层 片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贝地尔、左旋多巴与苄丝肼复方缓释三层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剂为三层缓释片剂,第一片层活性成分为吡贝地尔,第二片层为隔离层,第三片层活性成分为左旋多巴与苄丝肼。制备工艺为第一片层湿法制粒,第二片层和第三片层干法制粒,三层压片机压片,包覆缓释半透膜,打孔后再包速释衣膜。本发明可制备出吡贝地尔、左旋多巴与苄丝肼复方缓释制剂,实现同时给药的可行性,可保障各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同时保证有效成分稳定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贝地尔、左旋多巴与苄丝肼复方缓释三层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吡贝地尔是一种多巴胺能激动剂,可刺激大脑黑质纹状体突触后的D2受体及中脑皮质,中脑边缘叶通路的D2和D3受体,提供有效的多巴胺效应。临床药理学研究已明确其作用机制:1、刺激清醒和睡眠状态下多巴胺能型皮质电发生。2、多巴胺控制下的不同临床功能,已经通过行为或心理测定量表的测试证明。此外,吡贝地尔增加股动脉血流量(股血管床多巴胺能受体的存在解释了吡贝地尔对周围循环的作用)。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可作为单一用药,特别治疗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病人。亦可与左旋多巴合并使用,作为初期或后期治疗。
结构式:
化学名称:[(亚甲二氧基—3,4苄基)-4哌嗪基-1]-2嘧啶
分子式:C16H18N4O2
分子量:298.3
左旋多巴是由酪氨酸形成儿茶酚胺的中间产物,即多巴胺的前体。被吸收入血的L-多巴约95%被外围组织中多巴脱羧酶脱羧,形成儿茶酚胺,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反而引起许多不良反应。仅有1%的L-多巴进入脑循环,而达中枢神经系统,转变为儿茶酚胺发挥治疗作用。其本身并无显著药理作用,而是间接通过儿茶酚胺发挥疗效。为了减少左旋多巴在外周的转化,常同时加服DDC抑制剂如卡比多巴、苄丝肼等。DDC抑制剂本身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但在外周通过减少左旋多巴的降解,使进入脑内的左旋多巴量增加。t1/2β为1~3h。80%以代谢物随尿排出,极少量随粪便排出,也可经乳汁分泌。
结构式:
化学名称:3-羟基-L-酪氨酸。
分子式:C9H11NO4
分子量:197.19
比旋光度:-11.7(c=5.3,1N HCl)
熔点:295℃
盐酸苄丝肼是外周脱羧酶抑制药,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制成复方制剂多巴丝肼。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药物,其药理作用是通过在脑中经脱羧酶作用转化为多巴胺实现的,脑中的多巴胺可改善帕金森病症。但是大多数左旋多巴在外Chemicalbook周经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作用转化为多巴胺,只有少量能进入脑内,盐酸苄丝肼作为AADC抑制剂与左旋多巴联合使用,可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转化为多巴胺,从而使进入脑内的左旋多巴的量增多,有效地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化学名称:2-氨基-3-羟基-N'-(2,3,4-三羟基苄基)丙酰肼盐酸盐
分子式:C10H16ClN3O5
分子量:293.7
熔点:1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未经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70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