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变色窗帘、加工方法及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85530.6 | 申请日: | 2020-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可;薛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15/283;D03D15/533;D03D15/513;D03D13/00;D03D1/00;A47H23/08;C09D11/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变色 窗帘 加工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色窗帘的加工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智能变色窗帘,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的加工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智能变色窗帘的里层局部织入的镀银导电锦纶长丝通电后通过热传导加热表层,当表层升温至一定值时,感温变色油墨随之变色。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智能变色窗帘的智能控制系统。本发明表层用感温变色油墨进行丝网印花,表里两层通过均匀配置的接节点紧密连接在一起;给里层的导电面料两端通电,控制电压输入使其到达不同的温度时,里层面料通过热传导作用加热表层面料,表层面料由于感温变色油墨温致变色的特性产生色变效果,使得窗帘织物的颜色或图案具有可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色窗帘,该智能变色窗帘的其加工方法以及采用该智能变色窗帘的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窗帘是室内设计的一个方面,窗帘织物除具有遮光、隔音等一定的功能外,对室内环境的格调、气氛、意境等方面起很大的装饰、协调作用。近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窗帘设计越来越人性化,更多地考虑用户的心理感受,重视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智能窗帘是带有一定自我反应、调节、控制功能的窗帘,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窗帘大多为智能雨控、智能风控或通过远程遥控来控制其升降等,针对于窗帘织物本身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或变化的产品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智能窗帘的窗帘织物本身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或变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智能变色窗帘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涤纶阻燃纱线和具有通电发热效果的镀银导电锦纶长丝作为原料,其中,涤纶阻燃纱线的纱线密度范围在100d-120d之间;镀银导电锦纶长丝作为导电发热材料,纱线的纱线密度范围在70d-100d之间;
步骤2:将步骤1所述的涤纶阻燃纱线和镀银导电锦纶长丝织造成一种可染、不易燃烧的表层和具有导电性、加压即可使织物升温的里层通过接节点连接的双层导电织物,表层全部为涤纶阻燃纱线,里层局部织入镀银导电锦纶长丝;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双层导电织物通过丝网印花的方式,结合双层导电织物结构的组合设计,使用感温变色粉调制的感温变色油墨在局部设定位置印花,烘干温度不超过50℃,得到一种电致热变色窗帘织物。
本发明的双层导电织物的表层用于感温变色油墨的丝网印花;里层织入导电材料,通电即可通过热传导加热表层,当表层面料升温至一定值时,感温变色油墨随之变色。
优选地,所述镀银导电锦纶长丝具有通电发热的效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对尼龙复丝进行预处理,再在尼龙复丝表面镀一层金属银形成金属银层,制作得到所述镀银导电锦纶长丝。
优选地,本发明的一种双层导电织物的面料结构的表层和里层通过均匀配置的接节点紧密连接。所述表层为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所述里层为五枚二飞纬面缎纹组织;每5个组织点之间所述接节点数为3个,使其具有优良的遮光效果。由于里纬含有镀银导电长丝,在染色印花时着色性差,因此位于表层的表纬的纬浮线将位于里层的里纬的纬组织点遮盖住,里纬的短纬浮长线配置在相邻表纬的两纬浮线之间。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双层导电织物根据纱线配置不同分为两种面料组织,分别定义为第1种面料组织及第2种面料组织,其中:
第1种面料组织的经纱和纬纱均采用涤纶阻燃纱线,
第2种面料组织的经纱采用涤纶阻燃纱线,纬纱采用涤纶阻燃纱线和镀银导电锦纶长丝以不同的喂入比喂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5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