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水溶性大麻二酚的啤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4714.0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钲霖;刘胜贵;薛红芬;付彬彬;李智高;孔令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绿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C12/00 | 分类号: | C12C12/00;C12C7/04;C12C7/20;C12C7/28;C12C5/00;C07C37/88;C07C39/23;C12R1/8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5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大麻 啤酒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水溶性大麻二酚的啤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啤酒主要由干物料和水组成,所述干物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大麦芽70~80%、结晶麦芽5~10%、焦香麦芽5~10%、啤酒花0.1~0.15%、水溶性大麻二酚0.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水溶性大麻二酚的啤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备料、粉碎
称取大麦芽、结晶麦芽、焦香麦芽,将其粉碎并混和均匀;
S2. 糖化
将步骤S1粉碎好的混合原料放入糖化罐中,向糖化罐中加水,所述水的加入量为麦芽总重量的4倍,首先控制投料温度为45~55℃保温60min,接着升温至62~65℃保温30min,再升温至72~75℃保温20min,最后升温至78℃结束糖化;
S3. 过滤、煮沸
糖化结束后立即过滤,收集麦汁,将所述麦汁煮沸,煮沸过程中分阶段加入啤酒花,第一阶段是当煮沸5~15min时,添加啤酒花5~10%,第二阶段于煮沸30~40min时,添加啤酒花55~60%;第三阶段于煮沸结束前5~15min添加剩余啤酒花,煮沸结束得料液;
S4. 沉淀
将煮沸后的料液打入回旋沉淀糟,进行回旋沉淀,静置30min;
S5、冷却
将步骤S4料液进行冷却,温度降至40~50℃,加入水溶性大麻二酚,搅拌溶解,同时给料液充氧以提高溶氧量;
S6. 发酵
将步骤S5冷却后的料液转入发酵罐中,并向所述发酵罐中加入啤酒酵母;发酵条件:满罐悬浮酵母数:8~10×106个/ml,控制发酵初始温度为8~10℃,当糖度降至4Brix时,升温到12℃,并保压0 .08MPa;当降糖至极限,双乙酰 0 .15mg/L时,乙醛≤8mg/L,降温至5℃保持5天,第一次排放酵母和冷凝物;然后降至-1~0℃,待24h后排掉酵母,啤酒在-0.5~0℃陈酿7d,即得所述的啤酒饮料。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含水溶性大麻二酚的啤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大麻二酚包括如下制备步骤:①用2-5倍乙醇将高纯度CBD晶体溶解,形成溶液;②将环糊精用1-5倍纯水或乙醇-水加热溶解,待溶解完全后将①所述溶液加入其中,搅拌混合均匀;③包合,将①、②形成的溶液混合均匀,使用高压均质法进行大麻二酚包合,结束后,使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和水分;④干燥,将③所得物料进行真空干燥,即得水溶性大麻二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水溶性大麻二酚的啤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包括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甲基环糊精、羟丙基环糊精、羧甲基环糊精、磺丁基醚-β-环糊精;优选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水溶性大麻二酚的啤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麻二酚晶体纯度99%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水溶性大麻二酚的啤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纯水用量是环糊精质量的1-5倍,加热溶解温度为30-60℃ 。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水溶性大麻二酚的啤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高压均质,均质处理2-3次,压力为30-50MPa,温度2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水溶性大麻二酚的啤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真空干燥,即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时间为60-120h,真空度-0.08MPa,温度为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绿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绿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47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