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内窥镜-冲洗-负压吸引一体化装置及自动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79831.8 | 申请日: | 2020-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杜进涛;安俊南;刘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12 | 分类号: | A61B1/12;A61B1/233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 |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冲洗 吸引 一体化 装置 自动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内窥镜‑冲洗‑负压吸引一体化装置及自动化系统,通过易于操作的连接件,将鼻内窥镜镜头、镜体与冲洗管和负压吸引器管有机整合为一体,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实现操作的自动化。本发明解决了鼻内窥镜与冲洗管、负压吸引器相分离的技术难点,不仅能够保持术中视野持续清晰,而且有效减少了术中非必要繁复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耳鼻喉头颈外科常规手术及日常操作中的常规装置—内窥镜,具体涉及将鼻部术中鼻内窥镜镜头、镜体与冲洗管、负压吸引器有机整合、一体化的简化连接控制装置,以及鼻内窥镜操作中多维持镜自动化系统。
背景技术
鼻内窥镜手术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通过配套的手术器械可以对鼻部病变进行极为精细的治疗,使手术能够达到传统手术无法到达的区域。目前鼻内窥镜不仅是治疗常规鼻部疾病的有效手段,在侧颅底手术领域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这项技术不仅仅只局限于耳鼻喉科的手术操作,还广泛运用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疾病的初步诊断治疗和术后复查评估中。
目前鼻内窥镜技术在国内外均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其所使用的配套手术器械鼻内窥镜是这项技术的核心硬件设备组成部分。鼻内窥镜是一种能对鼻腔进行详细检查的光学设备硬管镜,其镜头直径约为2.7-4mm,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狭窄的鼻腔和鼻道内的结构,来对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窦内部结构进行检查。但该设备并不包含镜头及术区冲洗、负压吸引这两项功能,也就是说鼻内窥镜的镜体、镜头与冲洗管、负压吸引器并非是一体化的,而是相互分离的。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术者往往需要左手持镜,右手持冲洗管或负压吸引器,双手同时操作才能完成清理术区、清晰术野这一个动作,若需要使用鼻部切钳、开筛钳等手术器械进行病变清除,则需立即退出右手的负压吸引器,更换为手术器械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然而对于某些术中出血量较大或病变部位较深的特殊疾病,常常存在右手刚更换完器械,术区又立即被血液或其他特殊分泌物覆盖的情况,往往需要再次甚至是反复的在负压吸引器和手术器械中进行更换,以尽量达到手术目的。同时由于鼻内窥镜头及术区的清晰度对术中视野的影响极大,当术中镜头被血迹或组织污染后,此时必须退出鼻内窥镜,在外部进行清理后再继续操作,或者需要手术助手协助才能进行术区冲洗,从而增加了手术过程中不必要的繁复操作,严重的影响了手术效率,甚至是手术效果。
同时当前的鼻内窥镜系统也仅仅只能用于病变区域的照明和窥探,仍缺乏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智能化的多维管理模块,无法对手术影音素材及相关数据资料进行高质量的读取、储存和整合,更无法针对不同手术方式和不同术者操作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辅助。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的鼻内窥镜设备在手术及检查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1)影响手术过程中的术野清晰度,增加手术难度;(2)为术者增加了非必要的繁复操作动作,从而延长手术时间、增加相关手术风险,对手术效率甚至是手术效果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3)难以实现手术数据自动采集保存,致使相关资料缺乏精准的大数据管理,同时也无法完成远程指导、手术教学以及高质量且详细的手术资料读取、储存和整合。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上述耳鼻喉手术中缺少同时完成器械操作和清晰镜头、术野两个动作的医疗器械技术现状,本发明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内窥镜-冲洗-负压吸引一体化装置,将鼻内窥镜包含镜头的镜体与冲洗管、负压吸引器有机整合、一体化连接的简化控制装置,优化手术过程,手术过程中兼顾鼻内窥镜头冲洗、清晰术中视野,从而有效减少术中非必要繁复操作。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鼻内窥镜-冲洗-负压吸引一体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全方位手术模式设置及记录,进一步可实现手术过程及相关资料进行“互联网+”大数据管理等,对提升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成本、强化远程手术教学、手术影音数据高质量采集与管理以及进一步改善手术方式和创新手术方式都可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9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