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变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9573.3 | 申请日: | 202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6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恒之;秋山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帅;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逆变器装置,能够轻量化,并且能够小型化。逆变器装置具有:壳体,其具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流路;DCDC转换器,其具有相对于壳体的冷却流路配置于一侧的电抗器;以及功率基板,其相对于壳体的冷却流路配置于另一侧;第1逆变器电路模块,其配置于壳体的一侧,具有IGBT;第2逆变器电路模块,其配置于壳体的另一侧,具有IGBT;以及控制基板,其配置于壳体的另一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功率控制单元:通过使用水套,能够高效地进行转换器电路的各构成部件的配置的最优化以及电抗器的冷却。
专利文献1的功率控制单元将电抗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电容器以及连接器配置于在水套的重力方向下方设置的第1空间,将功率模块和栅极驱动器基板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方设置的第2空间。另外,电抗器固定于水套的下表面,并且功率模块固定于水套的上表面。并且,在第1空间中,电抗器和一次侧电容器并列配置,并且连接器和二次侧电容器在垂直的方向上分别配置在相对于电抗器和一次侧电容器形成在相反侧的各区域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5369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使用了水套,因此存在重量增大,并且大型化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轻量化并且能够小型化的逆变器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逆变器装置具有:壳体,其具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流路;DCDC转换器,其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冷却流路配置于一侧的电抗器和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冷却流路配置于另一侧的功率基板;第1逆变器电路模块,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侧,具有第1IGBT;第2逆变器电路模块,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另一侧,具有第2IGBT;以及控制基板,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另一侧。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逆变器装置轻量化,并且能够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逆变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卸下上罩和下罩后的状态的A-A剖视主视图。
图3从斜上方观察并透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逆变器装置的上罩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逆变器装置的卸下上罩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逆变器装置的卸下下罩后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7是图1的B-B剖视主视图的一部分。
图8是设置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逆变器装置的壳体的开口部的俯视图。
图9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逆变器装置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0是从斜下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逆变器装置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逆变器装置的下罩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逆变器装置的L字状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9的C-C剖视图。
图14是图9的D-D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逆变器装置的电路结构。
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9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阀
- 下一篇:用于制作复合零件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