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8332.7 | 申请日: | 202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素敏;马开瑞;叶平伟;黄强;王泠沄;杨康;邵帅;张钊;栗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有机 框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溶剂中,然后加入活性炭,超声处理24~72h,形成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活性炭的分散液A;氧化石墨烯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1~4),氧化石墨烯/活性炭在溶剂中的浓度为6~20mg/ml;
步骤二,将铜盐溶于溶剂中,将均苯三甲酸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即DMF或乙醇中,将两种溶液混合,搅拌得到Cu-MOF材料的前驱体反应液B;所述铜盐在溶剂中的摩尔浓度为0.2~0.6,均苯三甲酸在DMF或乙醇中的摩尔浓度为0.15~0.3;
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三,将步骤一所得分散液A和步骤二所得前驱体反应液B混合,采用恒温震荡法于80~95℃条件下反应15~35h;然后再冷却至室温,抽滤得到产物,用水和乙醇清洗产物6次;然后于140~180℃真空干燥15~30h,最终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氧化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兼具微孔、介孔及大孔的多级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为硝酸铜水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量为铜盐和均苯三甲酸总质量的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量为铜盐和均苯三甲酸总质量的2~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与均苯三甲酸的摩尔比为(1~2):1。
6.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为通过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种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金属有机框架/氧化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是由金属有机框架、氧化石墨烯和活性炭构建而成的整体,复合材料兼具微孔、介孔及大孔的多级孔结构。
7.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种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金属有机框架/氧化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用于吸附NO2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83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