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环境抗性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8246.6 | 申请日: | 2020-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维;李凯玲;王文杰;王茜;葛文华;张名爱;杨铸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35 | 分类号: | A23L33/135;A23P10/30;A23L29/00;A23L29/30;A23L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抗性 益生菌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环境抗逆性且能够改善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益生菌微胶囊,其中壁材是由乳清分离蛋白、结冷胶和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组成的,芯材为益生菌;其中,乳清分离蛋白、结冷胶和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在壁材中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0%、0.3%和2%;益生菌为干酪乳杆菌BNCC 134415或枯草芽孢杆菌BNCC 189983。本发明得到的益生菌微胶囊环境抗逆性强,在经过120min的模拟胃肠液处理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存活率。经过19周4℃储存和68℃热处理25min后与未包被的益生菌相比,存活率明显提高。且两种益生菌微胶囊联合对结肠炎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有一定影响,具有显著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人体肠道内重要的有益菌,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调节人体肠道功能、减少肠道疾病、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缓解乳糖不耐症、降低胆固醇、调节免疫系统、预防癌症等。
益生菌想要发挥益生功能,其到达肠道并发挥作用的活菌数必须达到一定数量。世界卫生组织中要求益生菌产品中活菌数不少于106CFU/ml。在益生菌进入人体后,受低pH环境以及胆汁、胰液内的一些蛋白酶的影响,从而无法达到益生菌起作用的阈值。同时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过程中的一些不利环境也会降低益生菌活性。因此,寻找一种增强益生菌环境抗逆性的方法至关重要。
微胶囊技术在生产方面成本低,适用性高,生物相容性高;所以作为一种能有效保护益生菌抵抗不良环境的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和研究。微胶囊的原理是在益生菌周围形成一个致密的物理屏障,有利于抵御或者延缓空气、胃酸、胆盐等有害物质的渗透,从而降低不利环境对细胞的损害作用。
目前,利用微胶囊保护益生菌的现有技术中,对益生菌在通过胃肠道时的保护作用不是很明显,许多技术不够成熟有待于创新,且在益生菌微胶囊的制作过程中程序较为复杂,导致成本较高,这就为益生菌微胶囊的大规模生产,储存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极大地限制了益生菌微胶囊产品的工业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环境抗逆性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益生菌微胶囊,其中壁材由乳清分离蛋白、结冷胶和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制成,芯材为益生菌;
所述的乳清分离蛋白、结冷胶和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在壁材中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8-12%和0.1-0.5%和1-3%,余量为溶液;
优选的,乳清分离蛋白、结冷胶和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在壁材中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10%和0.3%和2%;
所述的溶液,优选为PBS溶液;
所述的益生菌为干酪乳杆菌BNCC 134415和/或枯草芽孢杆菌BNCC 189983。
所述的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壁材溶液
A液制备:将结冷胶GG溶于PBS溶液中,煮沸搅拌使其溶解为透明溶液,80℃保温备用;然后将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CAP边加热搅拌边调节pH至7.0,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为透明溶液;
B液制备:再乳清分离蛋白WPI边搅拌边加热至90℃使其中的酶变性,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
将A液与B液混合,边搅拌混匀边降温,制成壁材溶液备用;
2)将干酪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悬液与步骤1)制备的壁材溶液混匀,-20℃冷冻过夜,再进行低温冷冻干燥制成益生菌微胶囊;
所述低温冷冻干燥的条件如下:温度为-57℃、9.7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8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