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CMA结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6287.1 | 申请日: | 2020-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4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何云;戎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铂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12N15/13;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吕学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cma 结合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CMA结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BCMA结合蛋白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包含LCDR1、LCDR2和LCDR3;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包含HCDR1、HCDR2和HCDR3。所述LCDR1、LCDR2和LCDR3以及所述HCDR1、HCDR2和HCDR3的氨基酸序列详见本发明。本发明的BCMA结合蛋白具有良好特异性亲合力,其在肿瘤细胞系上比对照抗体结合更好,且其内化效应优于对照,因此可以作为ADC候选物进一步开发。经ELISA试验,抗体都有部分阻断功能,在作为mAbs或CAR‑T治疗时可能获得额外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大分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CMA结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多发性骨髓瘤(MM)一直以骨髓来源的浆细胞增殖失控为特征,伴有异常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或游离轻链,在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约占所有血液肿瘤的10%。在美国,每年新诊断的患者超过30000人,死亡人数超过12000人。尽管有了蛋白酶抑制剂(Bortezomb)等新的靶向疗法,但人们普遍认为它是无法治愈的,因此需要在药物开发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B细胞成熟抗原(BCMA),又称TNFRSF17或CD269,是一种仅在B细胞谱系,尤其是末端分化的B细胞中表达的特异性抗原。它通常不存在于初始和记忆B细胞,并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上高度表达。BCMA与其配体BAFF和APRIL相互作用时,可通过 NF-kB和JNK通路的信号转导,诱导B细胞成熟、增殖和存活。作为一种I型跨膜蛋白,在体液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抗体衍生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抗BCMA的抗体存在内化作用弱以及与293T-huBCMA细胞结合弱等缺陷,因此亟需一种抗BCMA的抗体其既具有足以成药的亲和力又具有优异的内化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已有抗BCMA的抗体内化作用弱以及与293T-huBCMA细胞结合弱等缺陷,提供一种BCMA结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BCMA结合蛋白,其包括重链可变区(VH) 和轻链可变区(VL),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包含LCDR1、LCDR2和LCDR3,所述的LCDR1 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或为其变体,所述的L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NO:2所示或为其变体,所述的L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 SEQ ID NO:3所示或为其变体;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包含HCDR1、HCDR2和HCDR3,所述的H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4所示或为其变体,所述的HCDR2 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5所示或为其变体,所述的H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6所示或为其变体。其中,所述变体为分别在SEQ ID NO: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发生3、2或者1个突变后获得的氨基酸序列。
在类似“具有3、2或1个氨基酸突变”中“氨基酸突变”是指相较于原氨基酸序列而言,变体的序列存在氨基酸的突变,包括在原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发生氨基酸的插入、缺失或替换。示例性的解释是对CDR的突变可以包含3个、2个或1个氨基酸的突变,这些CDR之间可以任选地选择相同或不同数目的氨基酸残基进行突变,例如可以是对 CDR1进行1个氨基酸的突变,对CDR2和CDR3不进行氨基酸突变。
本发明中所述的突变可以包括目前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突变,例如在抗体的生产或者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对抗体进行的一些突变,例如对可能存在的,特别是CDR区的转录后修饰(Potential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的位点进行突变,包括抗体的聚集、脱酰胺基敏感(asparagine deamidation,位点(NG、NS和/或NH等)、天冬氨酸异构(DG、DP)敏感位点、N糖基化(N-{P}S/T)敏感位点及氧化敏感位点等相关突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铂医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和铂医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62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