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板件用搬运机构、切割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1010.X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牛平平;文双;陈立新;鞠军伟;曹芳芳;王兴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海泰克工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B25J15/06;B65G47/9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768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板 搬运 机构 切割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板件用搬运机构、切割系统及方法,包括吊具,所述吊具能够在运动机构的带动下,到达设定空间中任意一点;所述吊具的一个端面处分离布置有多个电磁吸头,每个电磁吸头能够分别沿设定方向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以改变自身伸出电磁吸头的长度;电磁吸头的伸出长度被设置为: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多个电磁吸头远离吊具的一端处于同一平面中。所述吊具的端面处设有多个轴线相互平行的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所述电磁吸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切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切割机用板件搬运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锯片主要是通过激光切割或者等离子切割加工,金属板材毛胚与切割后的锯片和废料由工人操作行车进行转移,对于尺寸较大且非常重的毛胚与锯片,安全性与上下料效率得不到保证,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人了解到,当工作人员操作行车进行金属板件的转移时,其行车下端的吊具一般采用电磁吊具,电磁吊具能够在三维空间中以设定的X、Y、Z轴直角坐标系依次动作,使得电磁吊具到达设定空间中任意一点位置,完成金属板件的转移。出于防碰撞的考虑,电磁吊具从当前位置转移至所需位置时,其运动轨迹非一条连续的直线,需要电磁吊具分别沿X、Y、Z轴方向运动,最终到达目标位置。
在金属板件的表面为平面的情况下,电磁吊具可以直接沿两点之间的直线行走,这无疑会极大的减少行走路径,增加金属板件的转运效率;但是金属板件的表面的平整度不满足要求,有坑洼或者凸起的情况,无疑制约着电磁吊具沿最短直线运动的可能按照最短之间行走的电磁吊具有极大的可能碰撞金属板件表面的凸起,造成板件或电池吊具的损坏。
同时,现有的等离子金属切割机本身不具有自动完成金属板件毛坯料、成品、废品的自动上下料功能,而等离子切割机的造价昂贵,直接淘汰不具备自动上下料功能的等离子切割机无疑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将老旧等离子切割机改造成具备自动上下料等离子切割机的改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板件用搬运机构,能够解决现有采用电磁吊具的搬运机构中,电磁吊具从当前位置进行直线行走时,容易碰撞金属板件表面凸起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切割系统,能够完成等离子切割组件的自动上下料操作,增加上下料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切割机的改造方法,将现有不具备自动上下料功能的等离子切割机改造成上述第二目的中提供的等离子切割系统。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金属板件用搬运机构,包括吊具,所述吊具能够在运动机构的带动下,到达设定空间中任意一点。
所述吊具的一个端面处分离布置有多个电磁吸头,每个电磁吸头能够分别沿设定方向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以改变自身伸出电磁吸头的长度;电磁吸头的伸出长度被设置为: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多个电磁吸头远离吊具的一端处于同一平面中。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切割系统,利用了所述的金属板件用搬运机构,包括台座,所述台座上表面设置有等离子切割组件,等离子切割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上下料组件,所述上下料组件包括所述的金属板件用搬运机构。所述金属板件用搬运机构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金属板件用搬运机构沿设定轨迹完成金属板件的搬运。
作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运动机构包括三维运动平台,所述三维运动平台包括龙门吊,所述龙门吊能够沿两条相互平行的共线导轨行走。
台座上表面的等离子切割组件沿相互平行的两条支座导轨行走。两条共线导轨分别与两条支座导轨共线,所述共线导轨与支座导轨的端部接触,以形成整体的导轨结构。
为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切割机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海泰克工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日照海泰克工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10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