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进气内循环风进行汽车发动机增压的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69623.X | 申请日: | 2020-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洋;陆镜伊;庄瑶琪;赵付舟;叶甜;游专;黄银花;陈庆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2B33/40 | 分类号: | F02B33/40;F02D23/00;F01P7/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进气内 循环 进行 汽车发动机 增压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进气内循环风进行汽车发动机增压的装置,包括设置于散热器与前进气格栅之间的进气增压装置、控制器和车速传感器,进气增压装置包括导流端盖、导流罩上壳体、导流罩下壳体、风扇、前轴、离合联轴装置、增速齿轮副和压气机,导流罩上、下壳体形成前后开口的筒状腔体,压气机设置在筒状腔体内,风扇和前轴位于筒状腔体前方,前轴的后端通过离合联轴装置与增速齿轮副的输入轴连接进而连接压气机,控制器根据汽车车速控制发动机的进气与压气机的连接通路。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进气内循环风进行汽车发动机增压的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适时地将空气的动能部分转化为风扇的旋转机械能对发动机进气增压,降低能耗且便于拆卸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装置及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进气内循环风进行汽车发动机增压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车身内部换气及冷却,需要从进气栅格引入部分气流。通过前格栅进入发动机舱的空气对散热器起到冷却作用,同时产生了内循环空气阻力。在有些情况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可能会较低,这时进入发动机舱的空气对散热器的持续冷却作用是一种浪费,此时对车辆而言存在动力阻力同时又不能产生更多的有益效果,因此考虑通过对从前格栅进入发动机舱的空气的动能加以利用,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进气内循环风进行汽车发动机增压的装置,利用空气动能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增压以降低汽车能耗并便于进气增压装置的维护保养。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进气内循环风进行汽车发动机增压的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利用进气内循环风进行汽车发动机增压的装置,包括设置于散热器与前进气格栅之间的进气增压装置、控制器和车速传感器,所述进气增压装置包括导流端盖、导流罩上壳体、导流罩下壳体、风扇、前轴、离合联轴装置、增速齿轮副和压气机,所述导流罩下壳体固定连接于汽车的底盘,所述导流罩上壳体与所述导流罩下壳体固定连接形成前后开口的筒状腔体,所述压气机设置在所述筒状腔体内,所述导流端盖固定于所述导流罩上壳体和所述导流罩下壳体的前端,所述导流端盖设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筒状腔体连通,所述导流端盖内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锥度轴承连接前轴,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导流端盖内并与所述前轴连接,所述前轴的后端通过所述离合联轴装置与所述增速齿轮副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离合联轴装置包括离合器爪、离合器卡盘、内套筒、套筒式后轴和压紧弹簧,所述离合器爪与所述前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卡盘与所述离合器爪相啮合匹配,所述离合器卡盘与所述内套筒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筒与套筒式后轴的前端套叠构成伸缩结构,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套筒式后轴之间设置所述压紧弹簧,所述增速齿轮副的输出轴与所述压气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压气机的出气管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所述筒状腔体内设有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压气机的进气管和所述压气机的出气管,所述车速传感器和所述三通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车速传感器用于测量汽车车速,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汽车车速控制所述三通阀使所述进气总管与所述压气机的进气管和所述压气机的出气管择一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总管的入口端设有进气滤清器。
进一步地,包括节气门开度传感器,所述节气门开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节气门开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节气门开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节气门开度和所述汽车车速控制所述三通阀使所述进气总管与所述压气机的进气管和所述压气机的出气管择一连通。
为了方便进气增压装置的拆解维护,并利于风扇转动时前轴与后轴的自由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爪设有若干轴向凸起的棘爪,所述棘爪为三角爪,所述三角爪的顺着所述风扇转动方向的一侧垂直于所述离合器爪的转动平面,所述三角爪的背着所述风扇转动方向的一侧是从所述三角爪的顶端向相邻的三角爪的底部连接的坡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6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