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培养系统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448.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4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王威;管凛;陈曦;屠万荣;顾颉;王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121;C02F11/04;C02F11/00;C02F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卫麟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培养 系统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培养系统及其工艺,其包括依次相连的全自动刷式过滤器、污泥选择器、电催化反应器、高级催化反应器,污泥选择器沿竖直方向划分为的上部、中部和下部,还包括分别与污泥选择器的上部和下部相连的生物倍增罐和污泥脱水装置,工作时,外回流污泥最先进入全自动刷式过滤器,污泥选择器的中部与电催化反应器相连,污泥选择器内的上层优势污泥通过生物倍增罐进行驯化处理后进入厌氧池,中层剩余优势污泥通过电催化反应器和高级催化反应器催化处理后进入好氧池,下层劣势污泥通过污泥脱水装置脱水后排入污泥浓缩池。本发明将外回流污泥按照活性比重区分进行培养处理,具有提高污泥的净化能力和耐受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培养系统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是为使废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废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目前,在对污泥处理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泥进行处理,活性污泥法是污泥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泥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公告号为CN2031568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包括用于厌氧颗粒污泥培养的密闭的反应器,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内的搅拌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反应器内沼气生成量的沼气计量槽,用于向所述反应器中添加药剂的加药装置,用于保持所述反应器内温度恒定的恒温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反应器内温度、PH及氧化还原电位值的PLC控制装置;所述加药装置、所述沼气计量槽与所述反应器通过管道相连通。通过培养装置中各个装置间对反应器内的环境实施检测和监控,使其反应器内的环境保持在设置的标准范围内,以达到厌氧颗粒污泥培养、驯化。
但是当污泥厂常面临着来水量超过设计规模,或来水掺杂其他不明废水,进水水质偏高的情况时,污泥的处理能力超负荷,容易造成后续工艺处理效能下降甚至崩溃,出水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情况,因此,需要提升污泥的生物净化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培养系统及其工艺,通过污泥选择器将污泥分成为上、中、下三层,将上层优势污泥送至生物倍增罐进行驯化后送至厌氧池,中层剩余优势污泥通过催化反应器进行催化处理后送至好氧池、下层劣势污泥脱水后直接排到污泥浓缩池,将回流污泥分层进行培养,其具有提升污泥生物净化能力和抗冲击能力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泥培养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全自动刷式过滤器、污泥选择器、电催化反应器、高级催化反应器,所述污泥选择器沿竖直方向划分为的上部、中部和下部,还包括分别与污泥选择器的上部和下部相连的生物倍增罐和污泥脱水装置,外回流污泥最先进入所述全自动刷式过滤器,所述污泥选择器的中部与电催化反应器相连,所述污泥选择器内的上层优势污泥通过生物倍增罐进行驯化处理后进入厌氧池,所述污泥选择器内的中层剩余优势污泥通过电催化反应器和高级催化反应器催化处理后进入好氧池,所述污泥选择器内的下层劣势污泥通过污泥脱水装置脱水后排入污泥浓缩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污泥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外回流污泥首先进入全自动刷式过滤器进行过滤,然后将进入污泥选择器内进行物理分层,然后通过生物倍增罐对上层优质污泥进行驯化排放到厌氧池、通过电催化反应器和高级催化反应器对中层优质污泥进行催化处理后排放到好氧池、通过污泥脱水装置将下层劣势污泥脱水后排放到污泥浓缩池内;通过将污泥分层后按照污泥的活性程度对污泥进行不同的培养处理,并将活性较差的污泥脱水后排放抛弃掉,优化了污泥培养对象的活性程度,从而提高了培养出的污泥对污水净化处理的能力,进而提高了系统对污水水量、水质及毒性物质冲击的耐受能力,减少负荷过高时对系统生物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污泥培养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