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BTLA抗体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66932.1 申请日: 2020-01-20
公开(公告)号: CN113134081A 公开(公告)日: 2021-07-20
发明(设计)人: 刘洪川;刘沛想;张静;周岳华;刘辉;陈雪茹;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君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9/395 分类号: A61K39/395;A61K9/08;A61K9/19;A61K47/12;A61K47/18;A61K47/02;A61K47/26;A61P35/00;A61P35/02;A61P31/00;A61P29/00;A61P37/02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韦东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btla 抗体 药物 组合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稳定的抗BTLA(B和T淋巴细胞弱化子)抗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该药物组合物含有抗BTLA抗体、缓冲液,还可以含有至少一种稳定剂,任选的还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性药物组合物领域。尤其是,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剂领域,该药物组合物含有一种与B和T淋巴细胞弱化子(BTLA)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

背景技术

正性和负性共刺激信号在B细胞和T细胞活性的调节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已证实介导这些信号的分子是免疫调节剂的有效靶标。除T细胞受体(TCR)参与外,幼稚T细胞的最佳活化也需要正性共刺激,而负性共刺激则被认为是自身免疫耐受性的获得以及效应T细胞功能的终止所需要的。与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上的B7.1或B7.2相互作用时,原型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响应TCR参与而发出促进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但是CD28同源物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介导T细胞增殖和效应子功能的抑制(Chambers等,Ann.Rev.Immunol.,19:565-594,2001;Egen等,Nature Immunol,3:611-618,2002)。已发现与B7家族同源的若干新分子(Abbas等,Nat.Med.,5:1345-6,1999;Coyle等,Nat.Immunol.,2:203-9,2001;Carreno等,Annu.Rev.Immunol.,20:29-53,2002;Liang等,Curr.Opin.Immunol.,14:384-90,2002),并且刚开始阐明它们在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B和T淋巴细胞弱化子(BTLA)是CD28家族的成员,该家族还包括CD28、ICOS、CTLA-4和PD-1。根据加入单抗后对提高T细胞增殖的功能作用,发现了该家族最初的成员CD28和ICOS具有免疫激活作用(Hutloff等,1999)。而BTLA、CTLA-4和PD-1等被描述为负性调节蛋白。若干体内研究证实了BTLA在淋巴细胞应答中的抑制作用。由Murphy与同事(WashingtonUniversity St.Louis)制备的BTLA缺陷型小鼠在响应T依赖性抗原产生的IgG方面表现出3倍增加。另外,自BTLA-小鼠分离的T细胞和B细胞对分别使用CD3-和抗IgM进行抗原-受体刺激显示较大的增殖应答(Watanabe,2003)。在过量表达研究中,发现BTLA与B细胞受体复合物以及与T细胞受体缔合。与该研究结果一致,在BTLA缺陷型淋巴细胞中,使用ConA(T细胞)或LPS(B细胞)进行抗原-受体非依赖性刺激不受影响,而且使用抗BTLA抗体也不能被调节。已经表明BTLA敲除小鼠随时间推移发生自发性自身免疫病,且寿命缩短(Oya,2008)。BTLA敲除小鼠显示在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和变应性气道炎症模型中疾病严重程度加剧,这两种模型均有赖于T细胞活性(Watanabe,2005;Deppong,2006)。

已经表明疱疹病毒进入介体(HVEM)是BTLA的配体(Scully等,2005)。HVEM是I型跨膜糖蛋白,属于TNF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带有4个胞外半胱氨酸富含区域(CDRs),包含6个假性重复的半胱氨酸。BTLA及HVEM主要通过在细胞表面的动态表达来调节T细胞和APC的功能。BTLA与配体结合不仅抑制T细胞增殖,下调T细胞活化标志CD25,还可以抑制IFN-γ,IL-2,IL-4,和IL-10等的产生,但不能诱导细胞凋亡。HVEM与BTLA结合导致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下调(Sedy,2005)。这些研究结果表明,BTLA的表达或BTLA-HVEM结合情况与T细胞的活化与增值密切相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君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君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6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