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矿制粒-堆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5619.6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贾炎;谭巧义;孙和云;牛晓鹏;阮仁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1/243 | 分类号: | C22B1/243;C22B3/18;C22B15/00;C25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矿 方法 | ||
1.一种铜矿制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铜矿按比例加入硅酸钠和氟硅酸钠进行制粒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矿制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铜矿进行破碎处理;
(2)将步骤(1)破碎后的铜矿按比例加入硅酸钠和氟硅酸钠进行制粒处理,得到团矿;
(3)将步骤(2)所述团矿进行固化处理;
(4)将步骤(3)固化后的团矿进行堆浸处理;
(5)将步骤(4)堆浸得到的浸出液进行萃取-电积处理,得到阴极铜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矿制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铜矿为硫化铜矿、氧化铜矿或硫化铜矿与氧化铜矿的混合矿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步骤(1)所述破碎将铜矿破碎至P80=1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铜矿制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制粒前将破碎后的铜矿进行筛分;
优选地,所述筛分将破碎后的铜矿分为-2mm和+2mm两个粒级,其中-2mm粒级的铜矿进行步骤(2)所述制粒处理,+2mm粒级的铜矿直接进行步骤(4)所述堆浸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铜矿制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硅酸钠和氟硅酸钠的添加比例为5:1-10:1;
优选地,步骤(2)所述硅酸钠和氟硅酸钠的总添加量为待制粒铜矿质量的0.5-5%;
优选地,步骤(2)所述硅酸钠和氟硅酸钠的添加方式为水溶液或者固体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铜矿制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所述制粒过程中喷洒水,使得所述团矿的含水量为5-15%;
优选地,步骤(2)所述制粒处理在制粒机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制粒机为圆盘制粒机和/或圆筒制粒机。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铜矿制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固化处理在开放环境中进行;
优选地,步骤(3)所述固化处理的环境湿度<50%;
优选地,步骤(3)所述固化处理的环境温度为10-50℃;
优选地,步骤(3)所述固化处理的固化时间为2-10d。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铜矿制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4)所述固化后的团矿通过卡车和/或布料机,运输至铺有防渗膜的堆场中进行筑堆;
优选地,所述筑堆后团矿堆高为2-5m,堆长和堆宽依据场地条件进行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铜矿制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堆浸处理采用微生物酸性溶液作为提取液;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酸性溶液包括微生物硫酸溶液、微生物酸性硫酸铁溶液或生产系统萃余液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4)所述堆浸处理的提取液布液强度为3-20L/(m2·h);
优选地,步骤(4)所述堆浸处理的浸出周期为60-500d;
优选地,步骤(5)所述萃取-电积处理得到的萃余液返回步骤(4)所述堆场,作为堆浸处理的提取液循环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铜矿制粒-堆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铜矿进行破碎处理,破碎至P80=10-50mm;
其中,所述铜矿为硫化铜矿、氧化铜矿或硫化铜矿与氧化铜矿的混合矿中的任意一种;
(2)将步骤(1)破碎后的铜矿加入制粒机中,然后按比例加入硅酸钠和氟硅酸钠的水溶液或者固体粉末进行制粒处理,并在制粒过程中喷洒水,得到含水量为5-15%的团矿;
其中,所述硅酸钠和氟硅酸钠的添加比例为5:1-10:1;
所述硅酸钠和氟硅酸钠的总添加量为待制粒铜矿质量的0.5-5%;
(3)将步骤(2)所述团矿放置于开放环境中,进行2-10d固化处理;
其中,所述固化处理的环境湿度<50%,环境温度为10-50℃;
(4)将步骤(3)固化后的团矿通过卡车和/或布料机,运输至铺有防渗膜的堆场中进行筑堆,然后采用酸性溶液作为提取液进行堆浸处理;
其中,提取液布液强度为3-20L/(m2·h),堆浸处理的浸出周期为60-500d;
(5)将步骤(4)堆浸得到的浸出液进行萃取-电积处理,得到阴极铜产品;
其中,所述萃取-电积处理得到的萃余液返回步骤(4)所述堆场,作为堆浸处理的提取液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6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