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干气中乙烯和丙烯利用率的装置和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5079.1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相伟;崔永刚;杨克;王晓强;秦玉清;祁洪胜;彭晨;常浩;张伟;陈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66 | 分类号: | C07C2/66;C07C15/073;C07C7/00;C07C7/09;C07C7/11;C07C11/04;C07C11/06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干气中 乙烯 丙烯 利用率 装置 工艺 | ||
1.一种提高干气中乙烯和丙烯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脱液罐、水洗罐、吸收塔和解吸塔,所述脱液罐的顶部连接至水洗罐的中部,在所述水洗罐的顶部与第一分液罐的中部相连接的管线上依次顺序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一过冷器,所述第一分液罐的顶部连接至吸收塔的中部,所述吸收塔的塔顶还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接,所述吸收塔的中部侧线采出连接至第三换热器的底部,所述吸收塔的底部与解吸塔的中部相连接,所述解吸塔的塔顶依次与蒸汽发生器、回流罐相连后接至解吸塔的顶部;
所述解吸塔的塔底还通过管线连接至第三换热器的顶部,且在解吸塔与第三换热器相连接的管线上设有吸收剂循环泵;
所述第三换热器的顶部与吸收塔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底部还依次与第二冷却器、第二过冷器相连,所述第二过冷器的连接至吸收塔的顶部,所述吸收塔与第三换热器相连的管线上还设置有中间泵;
所述回流罐还与第一冷却器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器连接至第二分液罐,所述第二分液罐底部通过管线接至回流罐,第二分液罐与回流罐相连接的管线上还设有凝液泵;
所述第一换热器还与第二换热器相连,其中,第一换热器用于催化干气的换热,第二换热器用于干气-产物的换热,第三换热器用于贫液-富液的换热;
所述吸收塔的塔底设置有第一再沸器,作为热源为吸收塔提供热量,所述解吸塔的塔底设置有第二再沸器,作为热源为解吸塔提供热量。
2.一种提高干气中乙烯和丙烯利用率的工艺,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具体包括:
(1)自催化来的干气首先进入脱液罐中,分离脱除部分液体,脱液后的干气再进入水洗罐,用除盐水水洗干气,进一步脱除液体;
(2)水洗处理后的干气经第一换热器对干气进行换热处理,回收冷量,换热后的干气进入第一过冷器进行过冷处理,过冷后的干气进入第一分液罐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体经氨污水线排出,干气从吸收塔的中部进入,在吸收塔中完成丙烯和乙烯的分离,低温吸收剂从吸收塔的塔顶进入,与干气逆向接触换热,将干气中的大部分丙烯除去;
(3)吸收塔的塔底物料进入解吸塔,解吸塔的塔顶汽相进入蒸汽发生器冷凝,冷凝后进入回流罐中,冷却后的液体经回流泵送回解吸塔的顶部,未冷凝的气体从回流罐的顶部出来后进入第一冷却器中进一步冷凝,再进入第二分液罐中气液分离,冷凝后经凝液泵送回回流罐中,未冷凝的富丙烯干气排出从第二分液罐顶部排出;解吸塔塔底物料经循环泵加压后依次通过第三换热器的壳程、第二冷却器的壳程、第二过冷器的壳程冷却后,返回吸收塔的塔顶循环利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干气中乙烯和丙烯利用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从吸收塔顶部排出的脱乙烯干气进入第一换热器中,与催化干气进行换热回收部分冷量,再进入第二换热器中与反应产物换热回收部分产物热量后去反应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干气中乙烯和丙烯利用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的中部还设有侧线采出,液体经中间泵抽出进入第三换热器,富液与来自解吸塔的贫液进行换热后,再返回吸收塔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干气中乙烯和丙烯利用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富含丙烯的吸收剂靠自身压力从所述吸收塔的塔底出来,并进入解吸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0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