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爆暂堵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4705.5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6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9K8/80 | 分类号: | C09K8/80;C09K8/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丽丽;韩蕾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爆 支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爆暂堵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燃爆暂堵支撑剂自外至内依次为可降解外壳、燃爆中壳和支撑内核;其中,可降解外壳的原料为聚丙交酯、聚己内酯、改性乙醇酸、芳香族聚酯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丙烯酰胺中的两种或几种;燃爆中壳的原料为超氧化钾、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与丙烯酰胺的混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支撑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燃爆暂堵支撑剂可以实现裂缝暂堵‑支撑带导流构建‑解除储层伤害的一体化的作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燃爆暂堵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力压裂的目的在于构建高导流裂缝通道,以降低油气从地层流入井筒的渗流阻力。研究表明,缝网的复杂程度是影响油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而复杂缝网的形成受地应力、储层岩石力学性质、天然裂缝发育情况等内因及压裂液排量、压裂液粘度、泵注程序等外因的综合影响。
目前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成为提高裂缝复杂程度的重要手段。其过程可描述为泵注暂堵剂暂堵已压开裂缝,致使暂堵前端缝内净压力升高,进而新缝在暂堵段前端沿已压开裂缝面起裂形成新缝。裂缝支撑带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支撑剂嵌入地层、支撑剂碎屑及储层岩屑运移带来的导流能力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爆暂堵支撑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燃爆暂堵支撑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爆暂堵支撑剂,该燃爆暂堵支撑剂自外至内依次为体积比为5:2:3至7:2:1的可降解外壳、燃爆中壳和支撑内核;其中,
可降解外壳的原料为聚丙交酯、聚己内酯、改性乙醇酸、芳香族聚酯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丙烯酰胺中的两种或几种;
燃爆中壳的原料为超氧化钾、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与丙烯酰胺的混合物。
本发明提燃爆暂堵支撑剂可实现裂缝暂堵,可降解外壳保护燃爆中壳中的材料不被污染和过早释放;可降解外壳可在储层温度下自降解露出燃爆中壳,燃爆中壳在储层温度及地层水的作用下产生氧气,在高温下与储层油气混合后产生小型燃爆,对裂缝支撑带进行应力扰动,进而降低支撑带伤害。本发明的支撑剂实现了暂堵、原位伤害解除及裂缝支撑等多重效果,同时解决了暂堵及裂缝支撑带伤害等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降解外壳的降解温度为70℃-140℃。以可降解外壳各原料的百分比之和为100%计,
可降解外壳的原料为20%-40%的聚丙交酯、20%-40%的聚己内酯和15%-40%的丙烯酰胺;或者,
所述可降解外壳的原料为20%-40%的改性乙醇酸、20%-40%的聚己内酯和15%-40%的丙烯酰胺;或者,
所述可降解外壳的原料为20%-40%的芳香族聚酯树脂、20%-40%的脂环族环氧树脂和15%-40%的丙烯酰胺;或者,
所述可降解外壳的原料为30%-70%的聚乳酸和30%-70%的聚己内酯;或者,
所述可降解外壳的原料为10%-50%的改性乙醇酸、10%-50%的丙烯酰胺和10%-50%的聚丙交酯组成。
本发明的燃爆中壳的原料为超氧化钾、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与丙烯酰胺的混合物,其中,丙烯酰胺作为粘合剂。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以燃爆中壳各原料的百分比之和为100%计,
燃爆中壳的原料为10%-40%的超氧化钾、10%-40%的高锰酸钾、10%-30%的氯酸钾和10%-20%的丙烯酰胺;或者,
所述燃爆中壳的原料为20%-60%的氯酸钾、20%-60%的高锰酸钾和10%-20%的丙烯酰胺;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4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最大相关性筛选算法实现拓扑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轮距可调的运载平台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