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锆锰酸铋-钪酸铋-钛酸铅系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4453.6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董蜀湘;余洋;杨继昆;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北京航天芯智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72 | 分类号: | C04B35/472;C04B35/622;H01L41/187;H01L41/29;H01L4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李稚婷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锆锰酸铋 钪酸铋 钛酸铅系 压电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锰酸铋‑钪酸铋‑钛酸铅系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压电陶瓷材料的化学通式为xBi(Mn1/2Zr1/2)O3‑(1‑x‑y)BiScO3‑yPbTiO3,其中x=0.02~0.06,y=0.62~0.67,采用化学计量比的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碳酸盐为原料,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即可制得。本发明通过引入具有钙钛矿结构锆锰酸铋Bi(Mn1/3Zr1/2)O3作为第三元,与钪酸铋‑钛酸铅形成三元系固溶体,大幅降低了材料的介电损耗tanδ,同时还拥有高居里温度以及优异的压电性能,在高频、高电压驱动,或者高频声换能器、传感器应用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该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同时其较低的烧结温度有助于制备多层共烧陶瓷元件和节约成本,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电陶瓷材料领域,涉及较高温度环境下应用的压电陶瓷材料,具体涉及一种低损耗、高居里温度的锆锰酸铋-钪酸铋-钛酸铅系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电陶瓷是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耦合和转化(换能)的一类功能性材料。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能源探测和国防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高温压电驱动器、超声马达、深井下声波探测、高温换能器和传感器等,压电陶瓷材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因此,压电陶瓷材料的性能参数,特别是材料的高温压电性能和高温介电损耗,直接决定了系统性能的优劣。较高的居里温度,一般意味着高的使用温度;而低的介电损耗,意味着器件或系统在高温下长期工作的性能稳定性。高温陶瓷作为传感器应用,低的介电损耗意味着在高温下具有更低的噪音信号,因此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目前压电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锆钛酸铅(PZT)基压电陶瓷,但是这类压电材料的居里温度一般在190-350℃范围。由于压电材料存在高温退极化现象,压电材料在接近居里温度或在居里温度以上的工作环境下工作,将不可逆转的因失去压电效应而失效。铋层状压电陶瓷虽然具有更高的居里温度,但是其贫瘠的压电常数(d33~30pC/N)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传统的PZT陶瓷和铋层状陶瓷材料不能满足许多高温环境下的应用需要。
钙钛矿结构铁电体钪酸铋-钛酸铅(BiScO3-PbTiO3)以其与PZT基陶瓷性能相当的电学性能,同时高达450℃的居里温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其介电损耗较大,持续在高温和高频率下工作会造成严重能量损耗,虽然一些研究者还通过引入二氧化锰(MnO2)、铌锰酸铅(Pb(Mn1/3Nb2/3)O3)和锑锰酸铅(Pb(Mn1/3Sb2/3)O3)来获得降低介电损耗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对介电损耗的抑制程度有限,并且往往还导致压电性能严重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介电损耗tanδ,同时还拥有高居里温度Tc和优异的压电性能的材料。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通过引入具有钙钛矿结构锆锰酸铋Bi(Mn1/3Zr1/2)O3作为第三元,与钪酸铋-钛酸铅形成三元系固溶体,获得了一种新的锆锰酸铋-钪酸铋-钛酸铅系高温压电陶瓷材料,急剧降低介电损耗,同时保证了其400℃以上的居里温度和较高的d33。该材料在高温电子材料领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具体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北京航天芯智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北京航天芯智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4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