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潜流的人工湿地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63778.2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5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秦红科;佟镇;李好波;于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3/3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 11509 | 代理人: | 李知伦 |
| 地址: | 100162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潜流 人工 湿地 系统 及其 污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潜流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多功能组合池和湿地单元,污水先在所述多功能组合池中截留悬浮物和漂浮物杂质,对水体进行水解酸化;再在湿地单元中过滤、生物降解,采用滴灌系统进行均匀布水,导膜系统排淤,进行水体净化。本发明的人工湿地系统能够适应于村镇生活污水排放的特点,进行污水净化处理,适用于处理规模不高于500m3/d的村镇污水处理的高效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效潜流人工湿地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村镇污水处理的高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村镇生活污水具有排放源分散、人民环保意识薄弱、设施和经济条件不足、区域差异大、村镇污水时变化大、生化工艺运行困难等特点,对于村镇污水的处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研发和推广适应我国村镇特点和经济力量的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其特点是:出水水质好,具有较强的氮磷处理能力,运行维护方便,管理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据有关资料显示,人工湿地投资和运行费用仅占传统二级生化处理技术的10%~50%。比较适合于资金少、能源短缺和技术人才缺乏的中小城镇和乡村、城郊结合处未完善污水管网的小型社区等。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放到湿地上,使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通过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共同作用,实现污水净化的一种系统,处理后的水体在终端流出。传统意义上的人工湿地一般是作为生化系统后的深度处理来运行,本次发明人工湿地可以独立作为一个高效治理水污染的技术系统,而非仅作为深处理应用技术,使人工湿地技术在我国村镇污水中的应用走向成熟。
人工湿地系统的水流状态是维持系统正常运行、使系统充分发挥净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在发生堵塞后,基质的渗透系数会急剧下降,过水能力也随之降低,大量引入湿地系统的污水直接雍积在湿地表面,长期积水引发恶臭、导致蚊蝇滋生,恶化运行环境;雍水还阻隔氧气向基质层内扩散,进而降低污染物(尤其是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使出水指标达不到设计标准,同时缩短了人工湿地的运行寿命。
人工湿地普遍占地面积大、水力负荷低、冬季运行效果差,本次发明所开发的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调节能力差、易堵塞、冬季湿地的运行效果差等问题。
针对以上困难,我们在对传统人工湿地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根据污水成分组成的特点,开发出适用于处理规模不高于500m3/d的村镇污水处理的高效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适应村镇居民污水处理特点的高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潜流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多功能组合池和湿地单元,污水先在所述多功能组合池中截留悬浮物和漂浮物杂质,对水体进行水解酸化;再在湿地单元中过滤、生物降解,采用滴灌系统进行均匀布水,导膜系统排淤,进行水体净化。
进一步,所述多功能组合池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结构为两格的格栅池,一格为机械格栅,一格为人工格栅,截留悬浮物和漂浮物杂质;下层结构为水解酸化调节池,上层格栅池出水通过池内折流板重力自流到水解酸化池底部,通过池内的酸性细菌进行水解,在多功能组合池内2/3处设有提升泵抽取污水。
进一步,在所述水解酸化调节池内设置立体弹性组合填料,对搅动的废水进行水力切割,填料材质为聚丙烯和/或聚乙烯。
进一步,在所述多功能组合池的底部设有多个漏斗状收集器,将收集的污泥定期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