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潜流的人工湿地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63778.2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5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秦红科;佟镇;李好波;于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3/3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 11509 | 代理人: | 李知伦 |
| 地址: | 100162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潜流 人工 湿地 系统 及其 污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高效潜流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多功能组合池和湿地单元,其特征在于,污水先在所述多功能组合池中截留悬浮物和漂浮物杂质,对水体进行水解酸化;再在湿地单元中过滤、生物降解,采用滴灌系统进行均匀布水,导膜系统排淤,进行水体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组合池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结构为两格的格栅池,一格为机械格栅,一格为人工格栅,截留悬浮物和漂浮物杂质;下层结构为水解酸化调节池,上层格栅池出水通过池内折流板重力自流到水解酸化池底部,通过池内的酸性细菌进行水解,在多功能组合池内2/3处设有提升泵抽取污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解酸化调节池内设置立体弹性组合填料,对搅动的废水进行水力切割,填料材质为聚丙烯和/或聚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功能组合池的底部设有多个漏斗状收集器,将收集的污泥定期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多功能组合池和湿地单元之间设有吸力自清洗网式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粗滤网、细滤室、冲洗阀和冲洗控制器,经过吸力自清洗网式过滤器的污水,先通过粗滤网、细滤网两级过滤,截留大于100μm的污染物在滤网上,出水进入湿地单元,当滤网上内外压差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打开冲洗阀,通利用压差的变化吸入反冲洗水冲洗滤网污物,通过冲洗阀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单元由下至上依次铺设聚乙烯土工布层、第一粗砂层、第一砾石层、钢丝网层、第二砾石层、第二粗砂层、种植土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土工布层以厚度为0.5mm的聚乙烯塑料膜铺设,在两边衬垫密度为500g/m2的土工布;所述第一粗砂层的厚度为100mm,所述第一砾石层的厚度为500mm,砾石粒径为φ100~150mm;所述钢丝网层的孔径为10*10mm,钢丝直径为0.6mm;所述第二砾石层厚底为200mm,砾石粒径为φ10-15mm;所述第二粗砂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为200mm,种植土层种植水生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由若干个湿地单元顺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单元的滴灌系统铺设在所述第二砾石层,由一支布水主管进入湿地单元,由两根布水支管平行铺设在湿地单元内,布水支管采用贴片式滴灌带,所述贴片式滴灌带包括依次连通的贴片、紊流通道、过滤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单元的导膜系统为丰字集水管铺设在所述第一砾石层,集水孔的孔径采用为φ20mm,并列排列的集水管的间距15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用于村镇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
1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生活污水流入所述多功能组合池,机械格栅或人工格栅根据清捞需要间隔工作,提升泵以3小时为间隔将组合池中的污水抽净一次;
湿地单元的使用数量根据液位高度的需求选定,夏季节选择高液位运行,液位到达种植土层上的植物,春秋季节选择中液位运行,液位到达第二粗砂层,冬季节选择低液位运行,液位到达第二砾石层;
在湿地单元运行初期,开启集水管出水阀门,污水各层吸附的积累物通过集水管排出;
在湿地单元运行后期,关闭集水管出水阀门,污水在湿地单元中水力停留时间为24h,各层老化的生物膜脱落进入水中,瞬间开启集水管出水阀门,老化的生物膜脱落进入导膜系统,排出人工湿地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7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