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识别与数据库的服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1862.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5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次恩;钱智坤;王鹏辉;王娟;臧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10 | 分类号: | G06Q50/10;G06K9/00;G06F16/21;G06F16/2457;G06F16/953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识别 数据库 服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与数据库的服务方法,采用的服务系统包括人脸采集系统、本地服务器、云端数据库和智能终端四个模块。服务方法的步骤如下:由人脸采集系统采集人脸信息,并交由本地服务器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库进行匹配,再将匹配结果下载到智能终端上,完成信息检索;当顾客进行消费并成功结账后,智能终端可自动上传用户消费信息,完成对数据库的更新;在顾客下次进店消费时,根据数据库中顾客已有信息,对不同分类顾客给予针对性服务,从而极大地提升顾客消费体验。本发明能够在数个商家服务器之间进行资源共享,能在服务人员更替情况下保持良好服务状态。本发明解决了人工记录信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顾客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与数据库的服务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服务产业中,顾客的信息数据对商家而言至关重要,服务者极大的依赖这些顾客的数据来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对店铺进行相关改造升级或转型。
当前,商家对顾客的信息数据管理还停留在人工记录与统计的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给管理者带来时间和成本上的损失。通过引用人脸识别技术将顾客的消费信息、消费喜好等数据和人脸信息建立联系,在识别出顾客人脸时自动导出顾客的历史消费信息进入手持终端,根据顾客的历史信息有针对性的给予服务,会给顾客带来很好的消费体验,同时也有利于管理者对顾客信息的管理。但服务产业存在人工工作量大的问题,服务员替换带来的服务质量下降经常发生,导致顾客的体验不佳,长期困扰服务产业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与数据库的服务方法,能智能的记录顾客的信息数据,解决人工工作量大的问题以及服务员替换带来的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并且对于顾客而言,还能够体验到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极大地提高顾客的消费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与数据库的服务方法,采用的服务系统包括人脸采集系统、本地服务器、云端数据库和智能终端四个模块;其中,云端数据库与本地服务器相互通信,本地服务器分别与人脸采集系统和智能终端相互通信,服务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1)人脸采集系统包括采集人脸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给本地服务器;执行本地服务器的指令;
2)本地服务器包括接收所述信息,对信息进行人脸识别算法处理,返回特征向量,并将该特征向量发送到云端数据库进行检索;响应智能终端对云端数据库的检索和更新的请求,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响应智能终端对人脸采集系统的操作请求,并对该系统发送指令;接收从云端数据库下载的相应数据;建立临时数据库;
3)云端数据库包括根据本地服务器上传的请求,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更新操作,再将相应的数据返回给本地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人脸采集系统采用多点多视角的采集方式:区别于传统的单点采集,人脸信息采集设备由一到多个不等,分布位置不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该方式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采集人脸信息,使整个环境处于立体式的布局之下,不仅可以避免无法采集到处于视野死角的对象信息,而且还可以更加精准的提高采集的准确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人脸识别算法可采用多点多视角人脸识别技术、活体检测技术和立体式图像处理技术;
多点多视角人脸识别技术:对不同位置的顾客人脸信息进行多点采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捕捉和处理,根据特定人脸子空间算法对人脸区域进行识别和提取。
活体检测技术:在面对各种非活体攻击,包括纸片翻拍,通过打印用户的照片进行攻击;屏幕翻拍,一些3D建模技术可以驱动用户的单张照片或视频做出系统要求的摇头、张嘴、眨眼等动作;用户戴面具;该技术拦截成功率高于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1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链路通道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天网人群锁定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