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增墩柱承载钢桁梁加固跨既有线桥梁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1784.4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8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刁红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增 承载 钢桁梁 加固 既有 桥梁 施工 方法 | ||
1.新增墩柱承载钢桁梁加固跨既有线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桥梁底部进行桥下支撑体系的施工;所述桥下支撑体系由桩基(35)、承台(36)、新增墩柱(26)、盖梁(40)以及支座(27)组成;所述新增墩柱(26)为钢管混凝土墩柱,由外侧的钢管(37)包裹混凝土(39)和钢筋(46)组成,所述钢管(37)通过导向定位支架(41)安装和接长;所述导向定位支架(41)由导向环(42)和定位架(43)组成,导向环(42)为一圆环形结构,其外径等于钢管(37)的内径,定位架(43)为十字形结构并固定在导向环(42)内,其上设置有钢筋孔(44),所述导向环(42)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45);所述新增墩柱(26)的第一节钢管(37)插入承台(36)内,通过导向定位支架(41)进行安装定位,新增墩柱(26)的纵向的钢筋(46)插入导向定位支架(41)的钢筋孔(44)中,钢管(37)插入导向定位支架(41)上,并在限位环(45)处施作焊缝(38),并满焊连接;所述钢管(37)的接长通过在两节钢管(37)之间插入导向定位支架(41),并在限位环(45)处施作焊缝(38),并满焊连接;
步骤2:原桥梁结构包括混凝土纵梁(20)、混凝土横梁(21)、拱圈(28)和吊杆(29),混凝土纵梁(20)和混凝土横梁(21)相互垂直布置,混凝土横梁(21)下部设有横梁牛腿(30),横梁牛腿(30)端部通过锚固螺栓(32)固定连接吊杆(29)下端,吊杆(29)上端连接拱圈(28);拆除原桥梁两侧人行道处的桥面铺装(33)、桥面板(31)及栏杆(34);
步骤3:在桥梁下方进行预应力顶推体系的安装作业;所述顶推体系由水平预应力桁架支撑系统、水平顶推系统以及竖直钢管支墩支撑系统组成;所述水平预应力桁架支撑系统由贝雷架(1)拼接而成,贝雷架(1)的两端设置有导向垫板(5),桁架预应力筋(2)穿过两导向垫板(5)和贝雷架(1),桁架预应力筋(2)一端设置有锚栓(4),另一端设置有张拉千斤顶(3),通过对桁架预应力筋(2)进行张拉,对贝雷架(1)施加水平向预应力;所述水平顶推系统设置位于水平预应力桁架支撑系统上方,水平顶推系统主要由钢垫板(9)、螺旋千斤顶、楔块(6)和四氟滑板(10)组成,所述钢垫板(9)设置在贝雷架(1)上方,螺旋千斤顶由顶出的螺旋千斤顶一(7)和顶入的螺旋千斤顶二(8)组成,螺旋千斤顶一(7)和螺旋千斤顶二(8)相向设置,在螺旋千斤顶一(7)和螺旋千斤顶二(8)的背侧且与两端的导向垫板(5)之间设置有楔块(6);所述竖直钢管支墩支撑系统主要由混凝土垫层(12)、混凝土条形扩大基础(13)以及钢管支墩(15)组成,钢管支墩(15)为两端带法兰盘的钢管结构,钢管支墩(15)通过紧固螺栓(16)接长,钢管支墩(15)两端的带法兰盘通过紧固螺栓(16)连接固定,钢管支墩底部采用紧固螺栓(16)与混凝土条形扩大基础(13)连接固定;钢管支墩(15)顶部设置有端板(18),贝雷架(1)夹在端板(18)和钢管支墩(15)之间并通过紧固螺栓(16)连接固定;钢管预应力筋(17)一端连接在马蹄筋(14)上,另一端穿过钢管支墩(15)和端板(18),端板(18)上设置有张拉千斤顶(3),钢管预应力筋(17)上端连接张拉千斤顶(3),通过对钢管预应力筋(17)进行张拉,对钢管支墩(15)施加竖向预应力;
所述钢垫板(9)的长度等于两导向垫板(5)之间的距离,两导向垫板(5)顶部的高度超出楔块(6);所述四氟滑板(10)放置在钢垫板(9)上,顶推物体放置在四氟滑板(10)上,螺旋千斤顶一(7)和螺旋千斤顶二(8)通过顶推四氟滑板(10)将顶推物体顶出和顶入;所述马蹄筋(14)浇筑在混凝土条形扩大基础(13)内,其水平位置与钢管支墩(15)的轴线位置保持一致;所述水平顶推系统还包括板式千斤顶(19),板式千斤顶(19)放置在四氟滑板(10)或者钢垫板(9)上,对物体进行竖向顶升;
步骤4:通过预应力顶推体系将桥梁两侧的混凝土纵梁(20)顶推出,并进行拆除;在四氟滑板(10)上放置板式千斤顶(19),并对混凝土纵梁(20)进行竖向顶升,使混凝土纵梁(20)与混凝土横梁(21)分离;通过螺旋千斤顶一(7)对四氟滑板(10)进行横向顶出,将混凝土纵梁(20)横向顶出后,进行拆除;
步骤5:将钢纵梁(22)的下弦杆(23)通过顶推体系顶推至指定的位置,同时将上弦杆(24)与下弦杆(23)焊接,并对相邻节段的钢纵梁(22)进行焊接;将钢纵梁(22)的下弦杆(23)吊放至四氟滑板(10)上,通过螺旋千斤顶二(8)进行水平顶推,将下弦杆(23)顶推至于混凝土横梁(21)上设置的限位板(25)处,停止横向顶推;在下弦杆(23)与钢垫板(9)之间放入板式千斤顶(19),对下弦杆(23)进行竖直顶升,至下弦杆(23)的表面与混凝土横梁(21)的底面接触停止顶升;将上弦杆(24)吊装至下弦杆(23)上方并进行焊接,并对邻近的钢纵梁(22)焊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下弦杆(23)与混凝土横梁(21)接触处设置加劲肋(47);
步骤6:对钢纵梁(22)进行竖向顶升,在新增墩柱(26)上方的盖梁(40)上安装支座(27),将钢纵梁(22)卸落至支座(27)上,使原桥梁结构体系由提篮拱桥转换成梁式桥;
步骤7:对桥面进行结构恢复,拆除顶推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墩柱承载钢桁梁加固跨既有线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在钢纵梁(22)合龙后,通过板式千斤顶(19)对钢纵梁(22)进行同步顶升,在新增墩柱(26)上安装支座(27),然后将钢纵梁(22)卸落至支座(27)上,完成桥梁结构体系转换,使之由提篮拱桥转换成梁式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17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