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压成型绝热静音橡塑吸声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9742.7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秦伯进;张君;秦天德;刘远斌;翟必赢;谢存剑;曹鑫;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胜节能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22 | 分类号: | C08L23/22;C08L9/00;C08L27/06;C08L91/00;C08L71/02;C08L91/06;C08L83/12;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5/18;C08K5/46;C08J9/10;C08J9/32 |
代理公司: | 泰兴市致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7 | 代理人: | 孙军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压 成型 绝热 静音 吸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压成型绝热静音橡塑吸声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丁基胶、顺丁橡胶、聚氯乙烯、高温发泡剂、三氧化二锑、氧化锌、环氧大豆油、防老剂、抗氧剂、防护蜡、聚乙二醇、硬脂酸、氢氧化铝、开孔剂、防焦剂、光稳定剂、硫磺等。使橡塑发泡材料泡孔更加均匀多孔,大大的降低材料本身的密度,同时可以提高发泡橡塑的导热系数,达到很好的绝热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压成型绝热静音橡塑吸声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橡塑吸声板,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柔软、密度低、弹性好、压缩永久形变小等优点,其被广泛应用于工厂、商场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普通的吸声产品泡孔小,脆性大,在光与氧的作用会引起化学反应,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导致材料氧化发脆、机械性能下降,以至失去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压成型绝热静音橡塑吸声板及其制备方法,具备多泡孔密度低,材质更柔软,安装更方便,弯曲安装等优点,解决了在光与氧的作用下会引起化学反应,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导致材料氧化发脆、机械性能下降,以至失去使用价值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压成型绝热静音橡塑吸声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丁基胶10-20份、顺丁橡胶10-20份、聚氯乙烯10-20份、高温发泡剂10-15份、三氧化二锑5-8份、氧化锌0.5-1份、环氧大豆油 10-15份、防老剂(4020)0.1-0.4份、抗氧剂1.2-2份、防护蜡(HGB-3)1-3份、聚乙二醇1-2份、硬脂酸0.1-0.3份、氢氧化铝15-20份、防老剂RD0.3-0.6份、开孔剂2-3份、防焦剂PVI0.2-0.5份、光稳定剂0.1-0.2份、硫磺0.2-0.35份、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2-0.4份、二乙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0.3份、微球发泡剂(F-82)1.5-2.3份。
所述开孔剂为聚氧化丙烯一氧化乙烯共聚醚或聚氧化烯烃一聚硅氧烷共聚物。
所述抗氧化剂为N-苯基-α-萘胺和烷基吩噻嗪,其中N-苯基-α-萘胺与烷基吩噻嗪的质量比为3:1。
光稳定剂为炭黑、氧化锌、邻羟基二苯甲酮类和苯并三唑类,其中炭黑、氧化锌、邻羟基二苯甲酮类和苯并三唑类的质量比为5:1:1:1。
所述高温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
一种模压成型绝热静音橡塑吸声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高温胶密炼: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丁基胶10-20份、顺丁橡胶10-20份、聚氯乙烯10-20份、高温发泡剂10-15份、三氧化二锑5-8份、氧化锌0.5-1份、环氧大豆油 10-15份、防老剂(4020)0.1-0.4份、抗氧剂1.2-2份、防护蜡(HGB-3)1-3份、聚乙二醇1-2份、硬脂酸0.1-0.3份、氢氧化铝15-20份、防老剂RD0.3-0.6份、开孔剂2-3份、防焦剂PVI0.2-0.5份放入密炼室密炼至120℃-140℃出料;
(2)切片:将步骤(1)的出料倒入开炼机切片,切出的胶片厚度6-9mm,冷却待用;
(3)成型胶混炼:将步骤2冷却好的高温胶按片投入开炼机,压热包辊后依次加入按重量份数称取硫磺0.2-0.35份、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2-0.4份、二乙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0.3份、微球发泡剂(F-82)1.5-2.3份、光稳定剂0.1-0.2份,翻均匀后投胶料到自动翻料擘、开计时器、自动翻料360秒;
(4)拉片裁片:混炼后拉片并辊成厚度1.5mm-2.5mm的片坯,迅速冷却以防止粘连,随后按模具尺寸裁切成大小适当的校片坯,准确称重后叠放入平板模腔内;
(5)模压发泡:时间8-15min,温度在165-175°C,压力8-1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胜节能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赢胜节能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