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的柱拼接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796.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郭震;刘毅;王香仁;刘毅波;严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B1/21;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刘振祥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钢筋混凝土 装配式 结构 拼接 方法 | ||
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的柱拼接结构及方法,结构:插接圆钢管的管身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个圆孔,其内埋段A内埋于预制上层钢筋混凝土柱下端部的中心,其裸露段A裸露于外部;多根定位螺纹钢棒的内埋段B分别内埋于预制上层钢筋混凝土柱下端部的四周,多根定位螺纹钢棒的裸露段B均裸露于的外部;套接圆钢管的内径略大于插接圆钢管的外径,套接圆钢管内埋于预制下层钢筋混凝土柱的上端部的中心;多根定位内螺纹套筒内埋于预制下层钢筋混凝土柱的上端部的四周。方法:在套接圆钢管和定位内螺纹套筒内预先浇筑灌浆料或工程胶;将上层拼接体吊装插入下层拼接体中。该结构及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柱拼接处的刚度和承载力,能保障拼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的柱拼接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阶段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具有产品质量可控、绿色环保和施工方便等优点。钢筋混凝土柱之间连接方式是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连接方式之一,它不仅影响着装配式结构的可靠性,还影响着施工速度及装配化程度,因此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柱之间之间的拼接节点的连接结构需要具有的承重强度且施工方法应尽量简单。
现有技术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裸露于钢管混凝土柱端部的钢筋和预埋于钢管混凝土柱端部的套管之间相互插接并再焊接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不仅承重强度不高,而且施工过程不便,降低了施工质量和速度。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拼接结构不利于进行质检过程,增加了质检测的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的柱拼接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保证柱拼接处的刚度和承载力,能保障拼接质量,可避免传统拼接结构连接不到位和质检不便的问题发生。该方法可以便捷的完成钢筋混凝土柱的拼接过程,能保证提高施工的效率并能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便于进行质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的柱拼接结构,包括上层拼接体和下层拼接体;
所述上层拼接体由预制上层钢筋混凝土柱、插接圆钢管和多根定位螺纹钢棒组成;所述插接圆钢管的管身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个圆孔,其分为上部的内埋段A和下部的裸露段A,内埋段A内埋于预制上层钢筋混凝土柱下端部的中心,裸露段A裸露于预制上层钢筋混凝土柱的外部;所述定位螺纹钢棒分为上部的内埋段B和下部的裸露段B,多根定位螺纹钢棒的内埋段B分别内埋于预制上层钢筋混凝土柱下端部的四周,多根定位螺纹钢棒的裸露段B均裸露于预制上层钢筋混凝土柱的外部;
所述下层拼接体由预制下层钢筋混凝土柱、套接圆钢管和多根定位内螺纹套筒组成;所述套接圆钢管的内径略大于插接圆钢管的外径,套接圆钢管的高度不小于裸露段A的高度,套接圆钢管内埋于预制下层钢筋混凝土柱的上端部的中心,套接圆钢管的上端面与预制下层钢筋混凝土柱的上端面齐平;多根定位内螺纹套筒与多根定位螺纹钢棒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定位内螺纹套筒的内径略大于定位螺纹钢棒的外径,定位内螺纹套筒的高度不小于裸露段B的高度;多根定位内螺纹套筒内埋于预制下层钢筋混凝土柱的上端部的四周,且定位内螺纹套筒的上端面与预制下层钢筋混凝土柱的上端面齐平;
裸露段A插装于套接圆钢管中且多根定位螺纹钢棒的裸露段B分别插装于多根定位内螺纹套筒中实现上层拼接体和下层拼接体之间的固定拼接,且裸露段A与套接圆钢管之间的间隙中、裸露段B与定位内螺纹套筒的间隙中及套接圆钢管的内部均通过灌浆料或工程胶填充。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定位螺纹钢棒和定位内螺纹套筒的数量均为四根,且分别靠近预制上层钢筋混凝土柱和预制下层钢筋混凝土柱四角地设置。
进一步,为了保证拼接后的连接强度,所述插接圆钢管的长度大于等于预制上层钢筋混凝土柱高度的1/5;插接圆钢管的外径为预制上层钢筋混凝土柱边长的1/3;内埋段A和裸露段A的高度相等;套接圆钢管的长度较裸露段A的长度多50mm;套接圆钢管的内径较插接圆钢管的外径多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