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形AgCl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122.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罗洋辉;洪丹丽;王佳莹;王聪;张岚;方文霞;孙伯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02 | 分类号: | C01G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朱欣欣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agcl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形AgCl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方形AgCl纳米颗粒由硝酸银和二维纳米材料在溶液中复合得到;所述的二维纳米材料是由三维范德华配合物NiCl2(C4N2H4)2在溶液中超声剥离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方形AgCl纳米颗粒尺寸在300‑400 nm左右,并且形貌均一,不易团聚,在抗菌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gCl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方形AgCl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银系抗菌剂有着很长的应用历史,对人类的健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银离子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依然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因此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在医学上,Ag+作为无机抗菌材料被广泛使用。由于AgCl能带宽3.3eV,在近紫外光激发下,电子能够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上,形成空穴和电子对,激活水和空气中的氧,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活性氧离子O2-,二者都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在短时间内破坏细菌的增殖能力而使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并且研究发现纳米级的银系抗菌剂比一般的银系抗菌剂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Environ. Sci. Technol. 2010, 44, 13, 5210-5215),为了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抗菌剂纳米化是必经的途径。其中纳米化方式、纳米级尺寸等因素对材料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纳米材料因其尺寸与形状而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些特性使其适用于各种生物医学应用,包括细胞成像,药物递送和生物传感器。为促进纳米粒子的应用,研究人员正不断探索寻找新的合成策略,产生纳米颗粒的常用方法是化学还原法,其他技术包括紫外线辐射,气溶胶法,光刻蚀法,激光烧蚀和光化学还原法。但是这些方法很复杂,并可能导致形成纳米颗粒形貌多样。将二维纳米材料技术应用到制备银系纳米材料,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在银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用二维纳米材料制备纳米AgCl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AgCl纳米颗粒的实际应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形AgCl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第二方面提供了方形AgCl纳米颗粒的抗菌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形AgCl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由硝酸银与二维纳米材料复合得到,该二维纳米材料是由三维范德华配合物分散在溶剂中进行超声剥离得到,所述三维范德华配合物为NiCl2(C4N2H4)2。
所述三维范德华配合物的制备步骤如下:
将NiCl2·6H2O的水溶液和C4N2H4的丙酮溶液混合,析出天蓝色固体,混悬液搅拌0.5-1h,过滤、清洗沉淀,即得三维范德华配合物NiCl2(C4N2H4)2。
所述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三维范德华配合物分散于溶剂中,在30℃-60℃,20-60 kHz条件下超声30-90min;
S2、将步骤S1得到的溶液在500 rpm下搅拌12 h,然后静置24 h,3000 rpm离心除去沉淀,得到丁达尔溶液;
S3、将步骤S2得到的丁达尔溶液冻干,得到二维纳米材料。
所述步骤S1中三维范德华配合物和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30:5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缓凝混凝土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折叠装置与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