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6837.3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5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选顺;闫胜利;郭朝阳;秦海山;张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于晶晶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发电厂 渗滤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厌氧装置、厌氧产水罐,AMBR膜装置、膜深度处理装置和产水池,所述系统还包括污泥池和浓缩液收集池,所述厌氧装置和AMBR膜装置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污泥池,所述膜深度处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浓缩液收集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沼气收集装置,所述厌氧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沼气收集装置,所述沼气收集装置通过风机与发电厂焚烧炉沼气燃烧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污泥脱水装置和清液池,所述污泥池、污泥脱水装置和清液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污泥脱水装置通过设置有污泥泵的管道连接发电厂垃圾焚烧车间,所述清液池与厌氧装置通过管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MBR膜装置为外置管式超滤装置或浸没式超滤装置,所述外置管式超滤装置采用PVDF膜作为外置管式超滤膜,外置管式超滤装置的设计通量不高于50LMH,所述浸没式超滤装置采用PTFE膜作为浸没式超滤膜,浸没式超滤装置的设计通量不高于10LM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深度处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发电厂冷却循环水池,所述膜深度处理装置为反渗透或正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为两级DTRO装置,所述正渗透装置为MBC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DTRO装置中选用的DTRO膜在25℃条件下,对一价盐的截留率不低于95%,其中一级DTRO设计通量为8-15LMH,设计回收率为75%-80%;二级DTRO设计通量为25-35LMH,回收率不低于90%;
所述MBC装置中选用的正渗透膜在25℃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率不低于95%,浓缩液的TDS不低于100000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液收集池通过管道连接脱硝还原剂雾化喷射装置,所述脱硝还原剂雾化喷射装置对应发电厂焚烧炉设置,喷射位置设置在二次风供风口上方,其中,所述浓缩液收集池收集的浓缩液氨氮浓度达到8000mg/L-25000m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为螺旋挤压脱水机、离心脱水机、叠螺机中的一种。
9.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实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调节池中渗滤液泵送至厌氧装置内,在厌氧装置内去除有机物及水中悬浮物后,溢流进入厌氧产水罐,同时产生的沼气进入沼气收集装置,输送至发电厂焚烧炉使用;
步骤S2:利用AMBR膜装置对步骤S1中的厌氧出水进行泥水分离,得到的产水进入膜深度处理装置,分离的污泥和厌氧装置排放的污泥排入污泥池中,然后泵送进入污泥脱水装置进行脱水,脱水产生的清液进入清液池,然后被泵送至厌氧装置进行再处理,脱水产生的泥饼泵送至发电厂垃圾焚烧车间焚烧处置。
步骤S3:利用膜深度处理装置对步骤S2的产水浓缩分离,得到的达标产水排放至产水池,然后泵送至循环冷却水池作为补充水,同时得到的浓缩液进入浓缩液收集池,泵送到脱硝还原剂雾化喷射装置作为脱硝还原剂使用,同时通过高温焚烧去除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厌氧装置内温度控制在35±2℃,pH值控制在7.2-8之间;步骤S2中,AMBR膜系统采用外置膜时的工作温度控制在20℃-40℃,压力控制在6bar以下;步骤S3中,系统工作过程中,进水温度控制在20℃-35℃,pH值控制在6-6.5,回收率控制在75%—90%,浓缩液回喷入炉位置温度控制在900℃—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68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区域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