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门旋转手柄连接件的生产工艺及其生产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5820.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9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倪世平;王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御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28/34;B21D37/12;B21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门 旋转 手柄 连接 生产工艺 及其 生产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门旋转手柄连接件的生产工艺及其生产模具,涉及油门旋转手柄生产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一:金属片冲裁成型,在金属板上冲裁出俯视呈“T”字形状设置的金属片,金属片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步骤二:握柄连接部冲压成型,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冲压,使得第二基板形成呈半圆环状设置的握柄连接部,同时使得第二基板形成横截面呈“U”字形状设置的控制成型部;步骤三:控制连接部冲压成型,对位于半圆环体两侧上两片成型片材进行二次冲压,使得两片成型片材均形成横截面呈四分之一圆环状设置的弧形体,并使得两道弧形体远离半圆环体的一侧相接,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有效降低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门旋转手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油门旋转手柄连接件的生产工艺及其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摩托车包括油门转动手柄(通常地该手柄位于方向把的右方),油门转动手柄可转动地安装并机械地连接至调节驱动转矩的产生的发动机控制器。一般地,油门转动手柄经至少一个金属鲍顿拉索连接至发动机控制器,其中所述金属鲍顿拉索插在外层护套内,相对于护套自身滑动并且被第一弹簧推向对应无驱动转矩时的初始位置。
现有的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135274B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用于获取摩托车中油门转动手柄的角位置的系统,该采集系统备有固定的支撑本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本体内的转轴;机械地连接到油门转动手柄和转轴的传动装置,以用于将油门转动手柄的运动传送至转轴自身;由支撑本体支撑的主角位置传感器,该主角位置传感器连接至转轴以确定转轴的角位置,并且适于提供对转轴角位置的两个相互冗余的测量;以及由支撑本体支撑的控制角位置传感器,该角位置传感器连接至转轴以确定转轴的角位置,并且适于提供对转轴角位置的两个相互冗余的测量。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112366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新型摩托车手柄,由固定把手和油门把手构成,所述固定把手和油门把手上分别设有固定把手衔接盒和油门把手衔接盒,所述固定把手衔接盒和油门把手衔接盒之间通过把手连接杆衔接,所述把手连接杆上设有线路成型孔和旋转轴承,所述固定把手衔接盒和油门把手衔接盒分别嵌合有减档拨片和升档拨片,所述固定把手衔接盒和油门把手衔接盒盒体上均设有挡板和嵌合口,所述固定把手衔接盒内部设有拨片控制器。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320656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摩托车的油门旋把座,包括一与摩托车车体连接的基座,基座上向外延伸设有一中空长管,所述的中空长管内装有与摩托车车体相固定的螺钉,以及与油门连接的油门线,所述中空长管的外侧开口端上包覆设有一柄托,所述的柄托由连接套和外罩构成,连接套套接在中空长管外侧开口端的外圆周面上,外罩与连接套螺纹连接构成对中空长管外侧开口端的外包覆。
现有技术如上所述,摩托车的旋转手柄一般包括与金属鲍顿拉索连接的连接件以及套设于连接件上的塑制柄,其中,连接件一般由金属制成,其主要连接作用,塑制柄套设于连接件上,以便于使用者驱动连接件转动;其中,如图1所示,现有的连接件一般包括利用螺栓锁付的方式固定于金属鲍顿拉索上的控制连接部和与控制连接部一体成型的握柄连接部,塑制柄套设在握柄连接部上,控制连接部上需设置若干道分别用于供螺栓锁付以及用于供油门线穿设的穿孔,为确保控制连接部与金属鲍顿拉索之间的连接强度,控制连接部一般需要设置成圆管状,而握柄连接部则无需限制,不管是设置成圆管状还是设置成半圆环状均由生产商决定,但是,为了达到减少耗材的效果,一般会设置成半圆环状。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金属鲍顿拉索的外径一般会大于塑制柄,因此,控制连接部的管径会略大于握柄连接部的管径,导致控制连接部与握柄连接部之间会形成缩颈部,因此,在油门旋转手柄的连接件生产中,一般会采用切断机、冲孔机和缩颈机依次对金属管进行加工以分别完成金属管材切断成型、穿孔冲孔成型以及缩颈部紧缩成型工作,所需设备较多,导致成本较大,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御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御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5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