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质酸-g-聚ε-己内酯衍生物载体纳米胶束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4818.7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4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湛伟国;祝发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古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06 | 分类号: | A61K8/06;A61K8/35;A61K8/85;A61Q19/02;C08G8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陈轩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内酯 衍生物 载体 纳米 胶束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质酸‑g‑聚ε‑己内酯衍生物载体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透明质酸、聚己内酯衍生物作为载体纳米胶束,具有合成方法简单、可以包封和输送疏水性的物质、包封率高,本发明的载体纳米胶束具有对生物体亲和性高的两相基团,在偏酸性条件会自动降解释放出载体药物,预示其作为一种新的载体纳米胶束具有广泛的实质性应用,在化妆品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质酸-g-聚ε-己内酯衍生物载体纳米胶束的制备,属于化妆品领域。
背景技术
两亲性聚合物的自组装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亲水性和疏水性片段在水环境中的溶解性存在极大差异,因此它们能通过自组装形成粒径分布较窄且具有独特核-壳结构的聚合物胶束:疏水基团在水环境中凝聚形成可用于药物储存的内核,亲水链段构成保护“壳”,形成空间屏障,以确保胶束能够稳定分散于水中,防止聚沉,两亲性聚合物还可以构成不同形貌的胶束,例如球形、棒状、囊泡、管状、环形、薄片和纤维状等。改变聚合物亲疏水链段的比例、溶液的浓度、起始溶剂或组装过程中的水含量等都可以有效调控组装体的形貌。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将化妆品与纳米技术相结合成为了当今研究的热点。将具有良好护肤效果的成分制成纳米级或者包裹在纳米胶束中,护肤成分将轻松穿过生物膜屏障,达到快速起效的效果。
理想的可降解的纳米载体能够完全降解,无毒,并且不会引起任何不良反应类型,可避免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具备极大的优势。聚合物载体降解后的产物分子量低于肾脏的排泄限制(30kDa),安全性得到提高。其中透明质酸、聚己内酯和聚丙交酯等具有优越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透明质酸-g-聚ε-己内酯衍生物载体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透明质酸-g-聚ε-己内酯衍生物作为载体纳米胶束,具有合成方法简单、纳米直径小、可以包封和输送水溶性差的护肤成分(如:根皮素)。本发明的纳米胶束具有优越的自降解,该载体纳米胶束具有在酸性条件下自降解的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预示其作为一种新的载体纳米胶束具有广泛的实质性应用,在化妆品中可以作为其有效美白成分根皮素的运载工具使用。本发明的透明质酸-g-聚ε-己内酯衍生物载体纳米胶束的合成路线为:
其中,n=10~20;m=50~100;
透明质酸-g-聚ε-己内酯衍生物载体纳米胶束具体反应步骤为:
(1)4.0g(Ⅱ)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然后放入30℃的水浴锅中磁力搅拌,待(Ⅱ)全部分散于水中,逐滴加入EDC和DNAP活化羟基成活性酯,然后加入(Ⅴ)0.8g,45℃下继续搅拌6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溶液(Ⅲ)透析48小时,每8小时换一次水(透析袋截留分子量为15000),最后将透析袋里溶液(Ⅲ)真空冷冻干燥。
(2)将(Ⅲ)(2.0g)和(Ⅳ)(4.80m L,43.37mmol)溶于含有10mL二甲亚砜的圆底烧瓶中,然后加入催化剂当量的辛酸亚锡。反应温度为90℃,冷凝回流过夜。第二天反应瓶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0mL预冷的4℃乙醚中洗涤沉淀三次,得到产物(Ⅰ)。
本发明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明质酸-g-聚ε-己内酯衍生物载体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明质酸-g-聚ε-己内酯衍生物载体纳米胶束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质酸-g-聚ε-己内酯衍生物载体纳米胶束的制备,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作为纳米载体载体,具有在酸性条件下自动降解的功能,在细胞外基质微环境中(pH值7~7.5)中保持稳定,而当其被细胞内吞后,在细胞内囊泡室的酸性环境中(pH值6~6.5)中透明质酸和聚己内酯主链上氧基断裂,从而释放出里面的难溶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古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古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