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肌肉和骨诱导活性的降解后柔性连接的U形骨钉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54645.9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7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谷晨熙;张倩;李宇;张弛;孙俊魁;普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A61L31/02;A61L31/08;A61L31/10;A61L31/14;A61L31/16;B22D19/14;B22D19/16;C21D9/52;C22C1/02;C22C18/02;C22C23/00;C22C27/00;C22F1/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王越 |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肌肉 诱导 活性 降解 柔性 连接 形骨钉 | ||
1.具有肌肉和骨诱导活性的降解后柔性连接的U形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骨钉由复合棒材制备的两个钉脚和连接两个钉脚的钉脚连接体组成,所述复合棒材包括钛合金球体(1)、碳纤维束(2)、铌丝层(3)、镁合金层(4)、锌合金层(5)、钉脚涂层(6)和钉脚连接体涂层(7);
所述碳纤维束(2)位于U形骨钉的中心,包括结头(2-1)和U形束(2-2),所述结头(2-1)位于U形束(2-2)的两端,所述结头(2-1)呈类圆形,所述结头(2-1)位于钛合金球体(1)内部,所述钛合金球体(1)直径与锌合金层(5)外圆的直径相等;
所述铌丝层(3)位于所述碳纤维束(2)的U形束(2-2)的外层;
所述镁合金层(4)位于所述铌丝层(3)的外层;
所述锌合金层(5)位于所述镁合金层的外层(4);
所述钉脚涂层(6)在锌合金层的外层(5),位于U形骨钉的钉脚部位,具有骨诱导活性;
所述钉脚连接体涂层(7)在锌合金层(5)的外层,位于U形骨钉的钉脚连接体部位,具有肌肉诱导活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肌肉和骨诱导活性的降解后柔性连接的U形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束(2)由30-100根碳纤维单丝组成,所述的碳纤维单丝的直径为6.8μm-7.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肌肉和骨诱导活性的降解后柔性连接的U形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单丝由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黏胶基碳纤维中的任一种材料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肌肉和骨诱导活性的降解后柔性连接的U形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铌丝层(3)由铌合金丝线缠绕而成,所述铌合金丝线单层单根缠绕在U形束(2-2)的外部,所述铌合金丝线单根两端伸入钛合金球体(1)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肌肉和骨诱导活性的降解后柔性连接的U形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铌合金丝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u 12.0%-15.0%,La 0.5%-1.5%,余量为Nb,所述铌合金丝线的直径为0.1mm-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肌肉和骨诱导活性的降解后柔性连接的U形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层(4)由镁合金组成,所述镁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u 2.2%-3.2%,Ag 1.5%-2.8%,Sr 1.2%-1.8%,Ca 2.2%-3.2%,Y 0.5%-1.5%,La 1.0%-1.5%,余量为Mg;所述锌合金层(5)由锌合金组成,所述锌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Mn 2.2%-2.5%,Sr 3.5%-4.0%,Cu 9%-11%,Ag 1%-2%,Ce 0.5%-1.2%,纳米MgO颗粒1.0%-2.2%,余量为Z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肌肉和骨诱导活性的降解后柔性连接的U形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钉脚涂层(6)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纳米β-Ca3(PO4)2颗粒60%-65%,纳米Ca10(PO4)6(OH)2颗粒25%-30%,纳米Mn颗粒1.5%-2.5%,余量为聚乳酸;所述钉脚连接体涂层(7)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纳米壳聚糖25%-32%,柔毛水杨梅甲醇提取物35%-42%,余量为丝素蛋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具有肌肉和骨诱导活性的降解后柔性连接的U形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为平均分子量在1×105-7×105范围内的左旋聚乳酸;所述纳米壳聚糖为平均分子量在2×104-2.5×105范围内的壳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6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冲拉条切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核的线程级推测并行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