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624.3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谢恒;刘志远;蔡奘;郦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宏志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轨 列车 接触 在线 检测 钢梁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涉及列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及固定在基座上方的钢梁体,所述钢梁体内设置有多个分别朝向前后两侧的水平轮磨损检测装置、水平轮压力检测装置、集电靴压力检测装置、集电靴磨损检测装置以及至少一个朝向上侧的走行轮磨损检测装置,所述水平轮压力检测装置以及集电靴压力检测装置从钢梁体的前后两侧相应一侧侧面内穿出,所述钢梁体的前后两侧侧面以及上侧侧面上均设置有与相应的所述水平轮磨损检测装置、集电靴磨损检测装置以及走行轮磨损检测装置位置匹配的方孔。本申请具有在线实时检测,实现网络化、可视化、协同化和集成化管理,进而降低人工检测成本和误差,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列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
背景技术
单轨制式能更好适应复杂的地形地貌环境。跨座式单轨的高架桥桥墩宽度平均不到2米,与其他高架轨道交通相比,桥墩占地宽度节省近一半,在城市道路中央或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就可以立柱,占地小、遮挡少、选线灵活。胶轮路轨系统是轨道运输的一种形式,它采用了道路交通的轮胎技术。即列车的车轮不再是传统的钢轮,取而代之的是橡胶车轮,其行走的轨道亦有别于传统的钢轮用路轨,具有低行驶噪音、更高的加速及减速率、更强的咬地能力的优点。但是,因为轮胎的摩擦度问题,虽然轮胎的价格要比钢轮便宜,但相对的更换率前者要高得多,变相令胶轮系统的保养费用较昂贵,且胶轮路轨技术的低普及率也导致高安装及保养费用。
转向架作为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有:1)车辆上采用转向架是为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与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以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2)保证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车体都能可靠地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承装置使车轮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运行的平动;3)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4)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地通过曲线。5)转向架的结构要便于弹簧减振装置的安装,使之具有良好的减振特性,以缓和车辆和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振动和冲击,减小动应力,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6)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的制动力,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以保证在规定的距离之内停车。7)转向架是车辆的一个独立部件,在转向架于车体之间尽可能减少联接件。
但是,由于单轨列车正常有8个转向架,每个转向架上有4个导向轮、2个稳定轮、2个走行轮和2组集电靴,则单列车共计存在64个轮胎和16组集电靴。因此,若通过人工检测轮胎和集电靴的状态将导致工作量巨大而且效率低下。且传统的人工检测效率较低,人工干扰较大,无法对列车设备进行规则化、系统性、高效率检测,同时无法及时的反映列车设备的健康状况,评估运行状态,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以实现在线实时检测列车的目的。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包括基座以及固定在基座上方的钢梁体,所述钢梁体内设置有多个分别朝向前后两侧的水平轮磨损检测装置、水平轮压力检测装置、集电靴压力检测装置、集电靴磨损检测装置以及至少一个朝向上侧的走行轮磨损检测装置,所述水平轮压力检测装置以及集电靴压力检测装置从所述钢梁体的前后两侧相应一侧侧面内穿出,且所述钢梁体的前后两侧侧面以及上侧侧面上均设置有与相应的所述水平轮磨损检测装置、集电靴磨损检测装置以及走行轮磨损检测装置位置匹配的方孔。
优选地,还包括: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工控机通讯连接的信号箱体,所述信号箱体与水平轮压力检测装置和集电靴压力检测装置通讯连接,所述水平轮磨损检测装置、集电靴磨损检测装置以及走行轮磨损检测装置与所述工控机通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所述集电靴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与钢梁体内侧壁连接的后置板,所述后置板上固定连接有集电靴压力传感器,所述集电靴压力传感器远离后置板的一侧依次连接有前置板以及从所述钢梁体内穿出的集电靴压力绝缘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