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624.3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谢恒;刘志远;蔡奘;郦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宏志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轨 列车 接触 在线 检测 钢梁 | ||
1.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以及固定在基座(1)上方的钢梁体(2),所述钢梁体(2)内设置有多个分别朝向前后两侧的水平轮磨损检测装置(101)、水平轮压力检测装置(201)、集电靴压力检测装置(301)、集电靴磨损检测装置(401)以及至少一个朝向上侧的走行轮磨损检测装置(501),所述水平轮压力检测装置(201)以及集电靴压力检测装置(301)从所述钢梁体(2)的前后两侧相应一侧侧面内穿出,且所述钢梁体(2)的前后两侧侧面以及上侧侧面上均设置有与相应的所述水平轮磨损检测装置(101)、集电靴磨损检测装置(401)以及走行轮磨损检测装置(501)位置匹配的方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与工控机通讯连接的信号箱体(4),所述信号箱体(4)与水平轮压力检测装置(201)和集电靴压力检测装置(301)通讯连接,所述水平轮磨损检测装置(101)、集电靴磨损检测装置(401)以及走行轮磨损检测装置(501)与所述工控机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靴压力检测装置(301)包括与钢梁体(2)内侧壁连接的后置板(601),所述后置板(601)上固定连接有集电靴压力传感器(604),所述集电靴压力传感器(604)远离后置板(601)的一侧依次连接有前置板(602)以及从所述钢梁体(2)内穿出的集电靴压力绝缘子(6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轮压力检测装置(201)包括与钢梁体(2)内侧壁连接的后置模块板(801),所述后置模块板(801)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轮压力传感器(803),所述水平轮压力传感器(803)远离后置模块板(801)的一侧依次连接有前置模块板(802),所述前置模块板(802)与所述钢梁体(2)相应一侧外侧面齐平并用于用于接触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轮磨损检测装置(101)包括设置有供能装置的密封外壳体(710),所述外壳体(71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光学镜片(713),并在所述外壳体(710)内设置有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光学镜片(713)匹配的面阵工业相机(720)和一字线型激光器(740),所述面阵工业相机(720)通过图像采集卡与工控机连接,所述激光器(740)通过相应的所述光学镜片(713)向测量物品横截面垂直投射一字线型激光,所述面阵工业相机(720)通过相应的所述光学镜片(713)拍摄激光光条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装置包括向所述面阵工业相机(720)和一字线型激光器(740)供能的线束(715)以及套接在线束(715)上的密封护套(716),所述密封护套(716)固定在外壳体(7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710)包括侧盖板(711),所述侧盖板(711)与所述外壳体(710)通过螺栓密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710)内设置有与所述面阵工业相机(720)匹配的U型稳定支架(750),所述U型稳定支架(750)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相应一端的固定边架(7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轨列车接触和非接触式在线检测的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架(751)设置有供所述U型稳定支架(750)相应一端端部插入的插接固定槽(752),所述U型稳定支架(750)的端部螺纹连接有与两个所述固定边架(751)相向一侧抵接的固定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6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