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枣花花蜜导致蜜蜂毒性效应的研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1053.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7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先云;马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69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肠道 花蜜 导致 蜜蜂 毒性 效应 研究 方法 | ||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及农业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研究不能阐释枣花花蜜对蜜蜂的毒性作用的现状,提供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枣花花蜜导致蜜蜂毒性效应的研究方法;基于枣花花蜜对蜜蜂微生物肠道菌群的改变及差异菌的功能分析,以挖掘枣花花蜜对蜜蜂枣花病发生的机理,为蜜蜂枣花病的防治提供依据。采集蜜蜂肠道粪便中的微生物DNA,用Hiseq2500 PE250测序平台,基于细菌16s rDNA V3‑V4可变区,探究枣花花蜜对蜜蜂肠道菌群的调节,明确枣花病组中上调或下调的菌属。阐明枣花花蜜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抑制外源物质的生物降解和解毒通路、上调生物碱氨基酸生物合成,对蜜蜂产生毒性作用的机制,应用于通过蜜蜂枣花病防治中靶标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枣花花蜜导致蜜蜂毒性效应的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蜜蜂枣花病又称蜜蜂枣花中毒,发生于枣树开花的流蜜期,是我国华北地区枣花流蜜期的一种地方性病害。蜜蜂采集枣花蜜后,出现腹部膨大,失去飞翔能力,两翅平伸或竖起,在巢门外作跳跃式爬行等症状,随着中毒加深,病蜂仰卧在地,腹部抽搐,最后痉挛而死。发病后大批采集蜂死亡,蜂群群势下降,大发生年份,蜂群可减少1/3-1/2,严重影响枣花期蜂蜜的产量。
关于蜜蜂枣花病的发病机理目前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枣花病发病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蜜汁浓稠以及工蜂劳动量过大等引起。李晓立等认为蜜蜂枣花病的发生与枣花蜜中钾离子含量显著相关。虽然这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枣花病发生的可能因素做了有益探索,但枣花蜜对蜜蜂的毒性作用机理并不清晰。
蜜蜂有一个高度专业化、简单和一致的肠道微生物群,其中8种菌为优势菌,占蜜蜂肠道微生物群的95-99%。这些菌包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研究不能阐释枣花花蜜对蜜蜂的毒性作用的现状,提供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枣花花蜜导致蜜蜂毒性效应的研究方法;基于枣花花蜜对蜜蜂微生物肠道菌群的改变及差异菌的功能分析,以挖掘枣花花蜜对蜜蜂枣花病发生的机理,为蜜蜂枣花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