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数据预测终端用户画像标签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51018.X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8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强;朱金星;张静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真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Q30/02;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郭丽 |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数据 预测 用户 画像 标签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数据获取终端用户画像标签的方法,包括:步骤S100,获取M个终端用户的移动终端数据X1,X2,…,XM,其中Xi=[Xi1,Xi2,…,Xin]T为第i个终端用户的移动终端数据;步骤S200,基于X1,X2,…,XM获取所述M个终端用户的第一聚类结果R1,R2,…,RM;步骤S300,根据R1,R2,…,RM获取所述M个终端用户的画像标签S1,S2,…,S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终端信息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基于用户标签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推广(例如广告、服务等的推广)是一种高效率的业务推广方式,然而,终端用户的已有用户标签通常类型单一,不能较好地体现用户的综合属性(例如已有用户标签包括性别、年龄等,无法体现出用户的性格、爱好等属性),导致在业务推广时,根据现有的用户标签进行业务推广的精准度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数据获取终端用户画像标签的方法,包括:步骤S100,获取M个终端用户的移动终端数据X1,X2,…,XM,其中Xi=[Xi1,Xi2,…,Xin]T为第i个终端用户的移动终端数据,包括n个特征的特征值,所述n个特征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其任意组合:终端用户的已有画像标签、移动终端在第一时间段T1=[t11,t12]内的APP安装情况、APP活跃情况、到访位置信息、聚集终端信息;步骤S200,基于X1,X2,…,XM获取所述M个终端用户的第一聚类结果R1,R2,…,RM,其中Ri为第i个终端用户的第一聚类结果;步骤S300,根据R1,R2,…,RM获取所述M个终端用户的画像标签S1,S2,…,S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数据获取终端用户画像标签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这种描述是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介绍了与本发明的原理相一致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是足够详细的,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实施方式并且可以改变和/或替换各要素的结构。因此,不应当从限制性意义上来理解以下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数据获取终端用户画像标签的方法,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PAD等智能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的具体类型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在移动终端中,设置有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状态信息(安装和/或卸载的APP、APP启动的时间和关闭时间、GPS位置、连接的WiFi等)的接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调用所述接口可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安装和卸载的APP、APP启动的时间和关闭时间、移动终端的GPS位置、以及连接的WiFi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真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真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子块配准的SAR图像拼接方法
- 下一篇: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屏蔽材料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