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藤茶玉米糖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0765.1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古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A23G3/36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5 | 代理人: | 林鹏 |
地址: | 54730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藤茶玉米糖的制备方法:将水煮沸,加入白糖搅拌溶解,再加入玉米糖稀,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得到玉米糖溶液;在玉米糖溶液中加入水和藤茶提取物,继续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藤茶玉米糖混合物;在藤茶玉米糖混合物中加入卡拉胶,继续搅拌,液体变稠后加入柠檬酸和胭脂红色素,搅拌至均匀得到软糖溶液;将软糖溶液倒入坯具中,晾凉后脱模,干燥后即得藤茶玉米糖。本发明优选了各组分的最佳配比,所制得的产品除了具有休闲食品的功能外,还具有清热解毒、治疗咽喉肿痛的功能,从而增强了玉米糖的保健效果。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对场地和设备的要求不高,制作工艺简单,十分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藤茶玉米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藤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的嫩茎叶,是我国西南地区瑶族民间常采集的草药。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含有蛇葡萄素、杨梅素、杨梅苷等黄酮类成分,其中蛇葡萄素是最主要的有效成分,具有祛痰止咳、降血脂、抗肝炎等多种生物活性,藤茶主治皮肤癣癞、黄疸型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等。民间一般将藤茶加工揉制、干燥,制成保健茶饮用。
有关藤茶的研究近年来多集中于化学成分及药理功能等方面,而应用性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藤茶目前仍以民间饮用为主,尚处于开发利用的初级阶段,市售的藤茶多是传统产品,目前没有成型的工艺,也没有统一标准的产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藤茶玉米糖的制备方法。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将水煮沸,加入白糖搅拌溶解,再加入玉米糖稀,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得到玉米糖溶液;
(2)在玉米糖溶液中加入水和藤茶提取物,继续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藤茶玉米糖混合物;
(3)在藤茶玉米糖混合物中加入卡拉胶,继续搅拌,液体变稠后加入柠檬酸和胭脂红色素,搅拌至均匀得到软糖溶液;
(4)将软糖溶液倒入坯具中,晾凉后脱模,干燥后即得藤茶玉米糖。
其中,步骤(1)中水、白糖、玉米糖稀的重量比为1:2.5:3.5。
其中,步骤(2)中按玉米糖溶液的重量加入50%的水和5-8%的藤茶提取物;优选地,按玉米糖溶液的重量加入7%的藤茶提取物。
其中,步骤(3)按藤茶玉米糖混合物重量的35%加入卡拉胶。
其中,步骤(3)的卡拉胶先用10倍的水浸泡1h,使其充分溶胀,再将溶胀的卡拉胶加入藤茶玉米糖混合物中。
其中,步骤(3)的柠檬酸添加量为溶液总重量的0.5‰。
其中,所述藤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干燥的藤茶粉碎,在容器中加入乙醇浸没,混匀,浸泡0.5-1h取上清,再加入乙醇重复上述步骤,共浸提3次;
(b)将3次浸提的乙醇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得到藤茶提取物。
其中,步骤(a)中将干燥的藤茶粉碎至20-60目。
其中,步骤(a)中,使用乙醇浸泡后,还使用超声提取0.5-1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大米用编织袋运输缝包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抗菌消臭面料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