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手性孔道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50378.8 申请日: 2020-01-14
公开(公告)号: CN111116677A 公开(公告)日: 2020-05-08
发明(设计)人: 段春迎;肖兵;何成;李学召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F15/00 分类号: C07F15/00;B01J31/22;C07F19/00;C07D217/22
代理公司: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代理人: 王树本;徐雪莲
地址: 11602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手性 孔道 结构 金属 有机 框架结构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一种具有手性孔道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是以右手螺旋手性的金属基配体Ir(III)配合物L1或以左手螺旋手性的金属基配体Ir(III)配合物L2作为基本构筑模块,过渡金属盐中的四面体配位构型的Cu+作为金属节点,反应制得具有手性孔道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化合物。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具有手性孔道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化合物原料价格低廉,产率高,易于投入实际应用中。作为化合物Cu‑L1或Cu‑L2在催化N‑苯基四氢异喹啉与苯基乙炔类分子进行不对称氧化脱氢偶联(CDC)反应中的应用,其产率最高可达到80%,对映体选择性大于50%。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手性孔道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常用的化学药物中手性药物占据了超过60%的比例,手性药物分子不同的异构体与生命体大分子间的严格手性匹配与分子识别现象,会引起药理活性、代谢过程及毒性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在临床治疗方面,服用对映体纯的手性药物不仅可以排除由于无效/不良对映体所引起的毒副作用,还能减少药剂量和人体对无效对映体的代谢负担,对药物动力学及剂量有更好的控制,提高药物的专一性。因此,手性化学制药成为医药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其中手性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和功能拓展,在不对称催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多发性疾病的临床用药需求,开展手性合成、酶催化、结晶控制、高端制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具有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用机理的治疗药物。因此,开发绿色、高效的不对称催化体系用于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相关医药中间体的精准合成将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手性四氢异喹啉类化学小分子,尤其是C1位取代的光学活性结构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如烷基取代的四氢异喹啉类似物(+)-dysoxyline是一类有效的强心剂,(+)-Crispine A具有体外细胞毒素活性和抗肿瘤活性。此类药物的合成工艺往往步骤繁琐、产率低,如已报道不对称合成(+)-dysoxyline的方法需要14步反应,综合产率仅约为9%,且所用过渡金属催化剂、手性助催化剂往往成本高昂、使用后不可回收,手性中间体产品中的重金属残留问题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简便、绿色高效不对称合成方法来制备C1手性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对于开发新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利用过渡金属(Cu,Fe,Pd等)催化氧化脱氢偶联反应用于制备系列四氢异喹啉类分子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到目前为止,金属催化的不对称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的报道相对较少,且这些方法目前还存在着选择性不高、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等缺陷。2004年,McGill大学的李朝军等首次报道了铜催化的四氢异喹啉的不对称炔基化反应,实现了在其C1位置引入手性基团。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铜(I)相比与铜(II)能够实现更高的立体选择性。另一方面,随着化石燃料的日趋枯竭所导致的能源危机影响,化学家们开始研制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光驱动的新型反应,并将光催化拓展到合成(C1手性)四氢异喹啉类有机小分子的反应中。2013年,吴丽珠课题组利用具有氧化还原能力的Pt配合物作为光催化剂,实现了可见光条件下N-苯基四氢异喹啉类分子与吲哚类分子的α位C-C偶联反应。国内外现有的不对称(光)催化合成中,催化剂主要是通过将过渡金属(Cu,Fe,Pd)盐与手性辅助配体在溶液相中协同。其中的手性辅助配体合成过程复杂、价格昂贵。光催化不对称合成体系中,并没有避免手性辅助配体的参与,并且所有的贵金属催化剂也不能很好的回收利用,这些极大地增加了不对称催化的成本,并造成了污染和浪费。因此将相关催化过程进行非均相化的研究对于手性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减少重金属的污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