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手性孔道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0378.8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段春迎;肖兵;何成;李学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B01J31/22;C07F19/00;C07D217/22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王树本;徐雪莲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手性 孔道 结构 金属 有机 框架结构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具有手性孔道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右手螺旋手性的金属基配体Ir(III)配合物L1或以左手螺旋手性的金属基配体Ir(III)配合物L2作为基本构筑模块,过渡金属盐中的四面体配位构型的Cu+作为金属节点,反应制得具有手性孔道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化合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Cu++L1→Cu-L1或Cu++L2→Cu-L2
所述过渡金属盐选自四乙腈高氯酸铜、四乙腈四氟硼酸铜、四乙腈六氟磷酸铜或四乙腈三氟甲磺酸铜中的一种;
所述右手螺旋手性的金属基配体Ir(III)配合物L1具有如下(A)分子结构式,
式中:R1为氢,R2选自氢、甲基、三氟甲基或叔丁基中的一种,R3为氢;
所述左手螺旋手性的金属基配体Ir(III)配合物L2具有如下(B)分子结构式,
式中:R1为氢,R2选自氢、甲基、三氟甲基或叔丁基中的一种,R3为氢;
所述化合物Cu-L1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4-溴苯硼酸、碳酸钾及醋酸钯按1:2~3:0.01~0.02的摩尔比加入到30~60mL体积比为3:1的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再加入0.5~1.0mL 2-溴吡啶75~85℃条件下反应1~3h,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和饱和食盐水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蒸,采用体积比为100:1的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混合溶液过硅胶柱,得到白色粉末;
步骤2、将三氯化铱与步骤1制得的白色粉末按1:2~4的摩尔比加入到30~40mL的体积比为3:1的乙二醇单甲醚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120~130℃条件下回流搅拌20~24h,反应结束后抽滤并用少量水、乙醇和乙醚洗涤抽滤所得滤饼,真空干燥洗涤后的滤饼,得到黄色粉末;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黄色粉末与甲醇钠和L-脯氨酸按1:2~4:2~4的摩尔比加入到200~600mL体积比为4: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氩气,在50℃条件下回流搅拌10~12h,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和饱和食盐水萃取,干燥过滤旋蒸,用体积比为9:1的二氯甲烷和乙醇溶液过硅胶柱,得到淡黄色粉末;
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淡黄色粉末与2,2-联吡啶按1:3~3.5的摩尔比加入到150~30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通氩气后再加入60~150uL的三氟乙酸,在20~30℃条件下搅拌4~5h,然后再加入六氟磷酸钾2.0~3.0g在20~30℃条件下反应4~5h,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和饱和食盐水萃取,干燥过滤旋蒸,用体积比为300: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液过硅胶柱,得到橙黄色粉末;
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橙黄色粉末与4-吡啶频那醇硼酸酯按1:4~5的摩尔比加入到30~40mL的体积比为2:1的四氢呋喃和碳酸钾水溶液的混合溶剂中,通氩气后再加入50~100mg的四三苯基磷钯在80~90℃条件下反应20~24h,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和饱和食盐水萃取,干燥过滤旋蒸,用体积比为100: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液过硅胶柱,得到橙黄色粉末,即右手螺旋手性的金属基配体Ir(III)配合物L1;
步骤6、将步骤5制得的右手螺旋手性的金属基配体Ir(III)配合物L1与过渡金属Cu盐按1:2~3的摩尔比加入到10~15mL的乙腈溶剂中,室温下搅拌4~6h,过滤后,将滤液静置于室温下2周后溶液中析出绿色固体,制得目标化合物Cu-L1;
所述化合物Cu-L2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4-溴苯硼酸、碳酸钾及醋酸钯按1:2~4:0.01~0.03的摩尔比加入到30~70mL体积比为3:1的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再加入0.5~1.0mL 2-溴吡啶80~90℃条件下反应2~4h,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和饱和食盐水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蒸,采用体积比为100:1的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混合溶液过硅胶柱,得到白色粉末;
步骤2、将三氯化铱与步骤1制得的白色粉末按1:2~4的摩尔比加入到35~45mL的体积比为3:1的乙二醇单甲醚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在110~130℃条件下回流搅拌22~24h,反应结束后抽滤并用少量水、乙醇和乙醚洗涤抽滤所得滤饼,真空干燥洗涤后的滤饼,得到黄色粉末;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黄色粉末与甲醇钠和D-脯氨酸按1:2~4:2~4的摩尔比加入到700~1000mL体积比为4: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氩气,在50℃条件下回流搅拌11~14h,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和饱和食盐水萃取,干燥过滤旋蒸,用体积比为9:1的二氯甲烷和乙醇溶液过硅胶柱,得到淡黄色粉末;
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淡黄色粉末与2,2-联吡啶按1:2~4的摩尔比加入到170~23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通氩气后再加入100~150uL的三氟乙酸,在20~30℃条件下搅拌5~6h,然后再加入六氟磷酸钾2.5~3.5g在30~40℃条件下反应5~6h,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和饱和食盐水萃取,干燥过滤旋蒸,用体积比为300: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液过硅胶柱,得到橙黄色粉末;
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橙黄色粉末与4-吡啶频那醇硼酸酯按1:3~5的摩尔比加入到35~45mL的体积比为2:1的四氢呋喃和碳酸钾水溶液的混合溶剂中,通氩气后再加入60~120mg的四三苯基磷钯在85~95℃条件下反应22~24h,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和饱和食盐水萃取,干燥过滤旋蒸,用体积比为100: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液过硅胶柱,得到橙黄色粉末,即左手螺旋手性的金属基配体Ir(III)配合物L2;
步骤6、将步骤5制得的左手螺旋手性的金属基配体Ir(III)配合物L2与过渡金属Cu盐按1:2~4的摩尔比加入到12~17mL的乙腈溶剂中,室温下搅拌3~6h,过滤后,将滤液静置于室温下3周后溶液中析出绿色固体,制得目标化合物Cu-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化合物Cu-L1或Cu-L2在催化N-苯基四氢异喹啉与苯基乙炔类分子进行不对称氧化脱氢偶联(CDC)反应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3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发电的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