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47787.2 申请日: 2020-01-16
公开(公告)号: CN111058343A 公开(公告)日: 2020-04-24
发明(设计)人: 张延年;杨森;刘悦;汪青杰;刘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原创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1C1/00 分类号: E01C1/00;E01C11/22;E01C15/00;E01C9/00;E03F1/00;E03F3/04;E03F5/04;E03F5/10
代理公司: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代理人: 黄英华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透水 海绵 城市 生态 路面 体系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包括机动车道、排水井、井盖、排水管一、透水花岗岩人行道、水泥砂浆粘结层、透水混凝土填充层、弃流排水漏斗板、绿化带、种植土层、透水砂层、透水聚酯土工布、砾石粗砂层、反滤层、回填土夯实基层、导水管、市政管网、排水管二、调蓄储水池、水泵、抽水管、基板、透水孔和弃流排水漏斗,本发明的优点效果是能够有效地补充地下水分,减少地下排水管网压力,净化土壤,克服了原有路面不透水带来的诸多弊端,有良好的降噪、防滑功能,有效避免内涝洪灾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滤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可渗透地面的面积高速增长,所以有必要研制能够弥补这些方面不足的自主供水美化绿化的系统,来收集雨水,并用雨水涵养草坪,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来实现储水和补充续、排水以及美化绿化和灌溉功能的一体化,可大大减弱车辆产生的噪音和尾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达到更有效率的蓄水、经济适用、节能环保、改善城市环境的效果,海绵城市主要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具有吸附能力,在涝时吸水,旱时吐水。在应对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它的核心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让城市回归自然,建设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所以建设海绵城市基本原则是应以保护生态优先,最大程度上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将原有的城市基础建筑设施改造成为在涝时吸水,旱时吐水的“海绵体”。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为了突出城市景观,不仅将绿地都建得高出周围,而且路面、街面铺设采用的都是水泥、沥青和地面砖,透水性极差。在下雨时,往往都是往路上流,往街上流,而不是往绿地里流,使得绿地不能涵养水份和吸尘,而且得不到最好的雨水浇灌和肥料滋养。如果采用大量的透水铺装材料使其变成带有透水混凝土柱的透水路面、透水街面,城市的地下将能储存非常可观的地下水量,以供绿地灌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若降雨量较小,能够有效地补充地下水分,减少地下排水管网压力,净化土壤,克服了原有路面不透水带来的诸多弊端,有良好的降噪、防滑功能,若降雨量较大,多余的雨水可自动排出,有效避免内涝洪灾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包括机动车道、排水井、井盖、排水管一、透水花岗岩人行道、水泥砂浆粘结层、透水混凝土填充层、弃流排水漏斗板、绿化带、种植土层、透水砂层、透水聚酯土工布、砾石粗砂层、反滤层、回填土夯实基层、导水管、市政管网、排水管二、调蓄储水池、水泵、抽水管、基板、透水孔和弃流排水漏斗,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的结构中,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机动车道、排水井、透水花岗岩人行道、绿化带、调蓄储水池,在排水井的上方设置井盖,排水井的下方设置导水管和市政管网联通,在透水花岗岩人行道的下方设置水泥砂浆粘结层,在水泥砂浆粘结层的下方设置透水混凝土填充层,在绿化带的下方设置种植土层,在种植土层的下方设置透水砂层,在透水混凝土填充层和透水砂层中设置弃流排水漏斗板,设置排水管一对排水井和透水混凝土填充层联通,设置排水管二对透水砂层和调蓄储水池联通,在调蓄储水池中设置水泵,设置抽水管,抽水管底端与水泵连通,抽水管另一端伸出调蓄储水池,在透水混凝土填充层和透水砂层的下方设置透水聚酯土工布,在透水聚酯土工布的下方设置砾石粗砂层,在砾石粗砂层的下方设置反滤层,在反滤层和调蓄储水池的下方设置回填土夯实基层,弃流排水漏斗板由基板和弃流排水漏斗构成,在基板上横纵成排开设若干透水孔,在基板的下方设置若干弃流排水漏斗,弃流排水漏斗为一锥形管,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透水孔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水管一、导水管、排水管二、抽水管采用PVC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原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原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7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