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7787.2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森;刘悦;汪青杰;刘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原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1/22;E01C15/00;E01C9/00;E03F1/00;E03F3/04;E03F5/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海绵 城市 生态 路面 体系 | ||
1.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包括机动车道(1)、排水井(2)、井盖(3)、排水管一(4)、透水花岗岩人行道(5)、水泥砂浆粘结层(6)、透水混凝土填充层(7)、弃流排水漏斗板(8)、绿化带(9)、种植土层(10)、透水砂层(11)、透水聚酯土工布(12)、砾石粗砂层(13)、反滤层(14)、回填土夯实基层(15)、导水管(16)、市政管网(17)、排水管二(18)、调蓄储水池(19)、水泵(20)、抽水管(21)、基板(22)、透水孔(23)和弃流排水漏斗(24),其特征在于:
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的结构中,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机动车道(1)、排水井(2)、透水花岗岩人行道(5)、绿化带(9)、调蓄储水池(19),在排水井(2)的上方设置井盖(3),排水井(2)的下方设置导水管(16)和市政管网(17)联通,在透水花岗岩人行道(5)的下方设置水泥砂浆粘结层(6),在水泥砂浆粘结层(6)的下方设置透水混凝土填充层(7),在绿化带(9)的下方设置种植土层(10),在种植土层(10)的下方设置透水砂层(11),在透水混凝土填充层(7)和透水砂层(11)中设置弃流排水漏斗板(8),设置排水管一(4)对排水井(2)和透水混凝土填充层(7)联通,设置排水管二(18)对透水砂层(11)和调蓄储水池(19)联通,在调蓄储水池(19)中设置水泵(20),设置抽水管(21),抽水管(21)底端与水泵(20)连通,抽水管(21)另一端伸出调蓄储水池(19),在透水混凝土填充层(7)和透水砂层(11)的下方设置透水聚酯土工布(12),在透水聚酯土工布(12)的下方设置砾石粗砂层(13),在砾石粗砂层(13)的下方设置反滤层(14),在反滤层(14)和调蓄储水池(19)的下方设置回填土夯实基层(15),弃流排水漏斗板(8)由基板(22)和弃流排水漏斗(24)构成,在基板(22)上横纵成排开设若干透水孔(23),在基板(22)的下方设置若干弃流排水漏斗(24),弃流排水漏斗(24)为一锥形管,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透水孔(23)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一(4)、导水管(16)、排水管二(18)、抽水管(21)采用PVC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一(4)和排水管二(18)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弃流排水漏斗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孔(23)的孔径大小和弃流排水漏斗(24)的上端广口的孔径大小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原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原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7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层改造既有建筑的抗震连接体系
- 下一篇:一种床垫自动取放输送装置